You are currently at: stock360.hkej.com
Skip This Ads
  • 恒生指數 24517.76 72.36
  • 國企指數 8861.39 15.71
  • 上證指數 3504.28 0.72

2025年6月4日

關稅戰中國經濟篇丨中美貿戰暫遏 華GDP得益

中美5月初在瑞士的貿易談判取得重大突破,兩國同意大削關稅90日,貿易戰出乎外界預期地暫時「停火」,振奮金融市場,亦令中國經濟前景陰霾略消,雖然多間大行調高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測,但關稅走向仍存在不確性,持續困擾市場。

中美5月12日聯合發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宣布把34%的初始對等關稅,當中24%自5月14日起暫緩90日執行,即對等關稅暫時降至10%;同時取消91%報復性關稅。換言之,雙方同步下調稅率115個百分點,連同芬太尼問題的20%關稅,美對華貨品整體關稅由145%,降至30%,遠較市場預期;而中國對美口關稅則由125%,降至10%。

關稅戰中國經濟篇丨上商:徵逾30%關稅對經濟影響1個百分點

上海商業銀行財資業務處高級副總裁兼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如果對中國徵收逾30%關稅,對內地經濟影響約1個百分點,相關稅率最終會否有變的不明朗性仍偏高。

林俊泓指出,徵收145%稅率當時確實有點兒嬉地步,但如果由30%到60%,則屬有實質意義的談判,相信現在雙方會進入一個角力場,惟仍恐最終30%水平的稅率會再向上調,因此對內地經濟增長的實際影響有機會超過1個百分點,如果超過1個百分點,現在人民幣滙價的貶值幅度,不能紓壓,需要財政刺激方案,並認為內地推出財政刺激手段的空間仍大。

他預期,包括發行特別國債、以及舊換新補貼,額外對經濟支持作用約0.5至0.8個百分點方案仍可能會推出,所以整體影響比去年淨影響約為0.5個百分點,惟之後若再出現變化,影響市場信心及私人消費層面,預期內地今年經濟增長為4.5%。倘讓人民幣大幅貶值及加大規模推財政刺激措施,經濟可能會有5%增長。

關稅戰中國經濟篇丨野村:即使中美達協議 關稅仍會升

野村表示,中美經貿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對中國經濟、尤其是對二季經濟而言是一大利好。由於出口企業可能會在90天關稅暫停期結束前提前安排貨物裝運,中美關稅調整的積極影響將更顯著,將今年出口按年預測從此前預計的下降2%上調至持平;並將中國第二季GDP增長預測由3.7%上調至4.8%;第三、四季增長預測由3.6%上調至4%;今年GDP增速則從4%上調至4.5%。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指出,儘管如此,預計從第二季到第三、四季將出現明顯放緩,原因在於「搶出口」結束,以舊換新政策影響逐漸消退,且即使中美能達成一些協議,美國的關稅應該也會上升。

野村表示,中國房地產行業仍在萎縮,經濟遭遇雙重打擊的風險較高;仍認為除非推出大規模刺激計劃,否則中國實現5%左右增長目標相當具有挑戰性。但鑑於貿易緊張局勢的緩和,政府進行刺激和改革的壓力可能有所減輕。

關稅戰中國經濟篇丨大摩:關稅影響減弱惟仍欠明朗

摩根士丹利認為由於關稅方面帶來的影響減弱,上調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今年增長預測由4.2%調高至4.5%;明年由4%調高至4.2%。不過,內地仍面對通縮壓力,因樓市及消費等方面結構性問題仍持續,對價格構成下跌壓力。

大摩預計,內地將推出5000億至1萬億元人民幣的財政刺激計劃,主要支持基建項目。人行年內再減息15至20個基點、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預期人民幣兌一美元今年底見7.15,明年底料為7.05。惟大摩指關稅及內地政策仍存在不明朗因素。

瑞銀表示,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外部衝擊有所降低,但中國政府政策刺激力度或更溫和;將今年中國GDP增速預測由3.4%上調至4%,惟不確定性依然較高。關稅相關的不確定性持續存在,或將繼續抑制企業信心,延緩國內資本開支,並導致部分供應鏈進一步遷出中國。90天暫緩期內,中國企業可能持續對美國市場「搶出口」,這或推升短期內中國出口增速,惟其後數月可能會出現反向拖累調整。

關稅戰中國經濟篇丨摩通估不會推財政刺激措施

摩根大通指出,臨時關稅削減的幅度大於預期;估計只要下調後的新關稅稅率在今年剩餘時間維持不變,中國全年GDP增長率將達到4.8%,此前預測為4.1%。摩通預計中國政府不會在今年稍後時候出台進一步的財政刺激措施。

高盛認為中美關稅稅率降幅超出預期,把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由4%上調至4.6%;出口預測則由原本跌5%,現估按年持平。就算未來關稅衝擊減弱,政策寬鬆要持續一段長時間;考慮到內部需求不足,估計中國政府今年有進一步減息降準空間,並繼續提振消費以推動經濟,包括「以舊換新」規模或由兩會公布的3000億元人民幣額度,加碼到4000億至5000億元。

大行對中國經濟增長最新預測:

  機構     中國今年GDP增長預測  
摩通 4.8%
ING 4.7%
高盛 4.6%
大摩 4.5%
野村 4.5%
瑞銀 4%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