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網誌講述香港人工智能發展大棋盤,指政府致力推動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推出的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百項方案」,有超過一半的項目均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基於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自主研發的大語言基礎模型的生成式文書輔助應用程式「港文通」,自去年中在政府內部開始試用以來,至今政府已有超過1.5萬人使用。
孫東指出,基於HKGAI大語言模型開發的手機版本「港話通」也計劃於今年下半年推出供香港市民大眾使用。此外,HKGAI亦將開發多個適用於不同公務領域的垂直應用,比如與法律有關的「港法通」及與環評有關的「港環通」等,進一步深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包括政務)的應用。
孫東:AI將成為國力重要體現
他表示,人工智能不只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更將成為國力的重要體現。美國宣布耗資5000億美元啟動人工智能基建計劃「星際之門」,顯示了許多國家都在將資源競相投入人工智能這一主戰場。國家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香港作為國家重要的科技力量,一直積極參與人工智能的生態建設,並早於3年前已開始布局。
孫東稱,算力是發展人工智能的關鍵支撐,香港要增強在人工智能的競爭力就必需建立自主的算力基礎設施。面對不斷增加的算力需求,數碼港超算中心的算力將於今年底增加至3000 PFLOPS,聯同分布在香港其他地區的算力設施,屆時全港可提供合計5000 PFLOPS算力。就沙嶺數據園區,有關用地的法定改劃程序正在進行中,當局正積極籌備把土地推出市場,布局進一步擴大數字及算力基礎設施,助力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
他說,加大及引導市場資金投資到人工智能產業同樣非常重要。去年《施政報告》所提出設立的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將於明年正式推出,旨在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至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促進產業的整體發展。另外,針對不少人工智能公司屬於初創企業這一現狀,政府優化了「創科創投基金」計劃,並調撥15億元與業界配對成立聯合資金,投資包括人工智能產業在內的策略性產業初創企業。期望結合市場力量,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壯大本地人工智能產業。
孫東表示,展望未來,當局會加速推進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促進「政、產、學、研、投」高效合作,持續壯大本地人工智能生態圈,讓香港人工智能發展的大棋盤愈來愈清晰和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