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stock360.hkej.com
Skip This Ads
  • 恒生指數 24858.82 222.81
  • 國企指數 8895.28 86.45
  • 上證指數 3635.13 4.54

2025年3月29日

【EJFQ信析】港股漲勢遜去年 中長線市寬均較弱

恒指於3月期指結算日高開走低,埋單報23426點,續受制10天和20天線,市場更確信經歷大反撲後目前進入整固階段。

港股半年內爆發兩輪大升浪,第一趟於去年9月底中央推出一系列救經濟及穩樓市的措施所推動,並特設專項基金鼓勵企業回購股份以支持股市,刺激投資者憧憬「政策底」已出現,恒指不足半個月急飆約6000點或35%(收市計.下同),攀至23099點的31個月高位。雖領漲股集中在金融和地產等傳統板塊,但恒生科技指數也進賬達56.7%。
然而,經過一輪冚短倉的爆升行情後,由於政策力度遜預期,加上宏觀經濟數據沒有明顯好轉(或改善程度不及預期),市場氣氛很快便冷卻,恒指漲勢無以為繼,更從去年10月7日高位徐徐下滑,到今年1月中,最多挫19.7%,稍稍少於兩成,未致「見熊」。

今年1月中,DeepSeek橫空出世,既助港股擺脫「熊爪」,因其人工智能模型成本低而效能性,不輸於海外同業,帶動分析重構對中資科企的估值,開啟了恒指第二輪升浪,由年初的18874點,反覆上揚至3月19日見24771點,曾漲5897點或31.2%,加快拓展AI使科網股又一次跑贏大市,期間科指進賬達44.6%,到近日樂觀情緒轉弱,恒指亦從高峰回調半成左右。

港股步入調整期,有兩點值得留意。首先,次輪升勢略遜去年9月,這不單見諸累計漲幅,也反映在內部質素上。今趟整體大市長線市寬(股價高於250天線比率)斜率較上次平坦(代表市寬改善速度緩慢),以及中線市寬(股價高於50天線比率)最高攀抵61.9%而已,比首輪的84.1%低22.2個百分點。換個角度看,市場主導的科技創新推動作用,始終購買力無法擴散至其他板塊(即欠全面性),令強勢存在一定隱憂,單靠AI科技,市況難以持久上揚。

其次,是中美科企差距已屆極端地步,第二波升浪另一個助燃劑為「沽美吸中」資金流向所帶動(詳見3月27日「ETF觀察」),導致追蹤納指100的Invesco QQQ Trust Series I(QQQ)表現落後金瑞中證中國互聯網ETF(KWEB)達到38個百分點,是歷史均值減兩個標準差,屬十分罕有情況。附【圖】所示,按回溯測試,中資科企在大幅跑贏後回吐壓力其實不輕,統計不同時期都錄得相當跌幅。

換言之,除非中央再度出招振興經濟和股市表現,或者續有類似DeepSeek的驚喜,否則,當前資金流向中資科技股的升市不會維持下去,港股往上衝固然困難,甚至要面臨不輕沽壓。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