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及商務部等6部門發布關於規範供應鏈金融業務通知,稱積極探索供應鏈脫核模式,並嚴防對核心企業多頭授信、過度授信以及利用供應鏈金融業務加劇上下游賬款拖欠。
上述部門發出《關於規範供應鏈金融業務 引導供應鏈信息服務機構更好服務中小企業融資有關事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指出引導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序開展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試點,拓寬票據融資渠道。
《通知》稱,積極探索供應鏈脫核模式,利用供應鏈數據信用和物的信用,支持供應鏈上中小企業開展信用貸款及訂單貸款、存貨貸款、倉單質押貸款等動產和權利質押融資業務。
文件要求,供應鏈核心企業不得利用優勢地位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或不當增加中小企業應收賬款,不得要求中小企業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不得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各類非現金支付方式和利用非現金支付方式變相延長付款期限。
同時,商業銀行不得將貸前、貸中、貸後管理的關鍵環節外包,防範貸款管理空心化;要嚴防對核心企業多頭授信、過度授信以及利用供應鏈金融業務加劇上下游賬款拖欠;亦明確對應收賬款電子憑證規範管理的基本框架,顯示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的開立、轉讓應具備真實貿易背景,不得基於預付款開立。
商業銀行提供應收賬款電子憑證融資服務,應當嚴格審查貿易背景材料,有效識別和防範虛構貿易背景套取銀行資金和無貿易背景的資金交易行為,同時應積極優化資金供給結構,優先支持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綠色發展相關企業及中小企業融資,嚴禁借此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