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
香港貿發局與大華銀行(香港)聯合發表《大灣區供應鏈多元化:聚焦東盟、香港和內地的聯通性》研究報告,結果顯示超過九成受訪大灣區製造業企業已完成或正進行供應鏈轉型,72%正積極強化供應鏈韌性,尚未開始企業則料未來兩年內推出相關計劃。
大灣區企業亦致力加速實踐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措施,81%受訪企業表示已開展綠色可持續發展計劃,較2023年調查的65%高16個百分點。願意增加ESG方面資金投入,未來2年投入預算普遍升約25%,平均金額由2023年約37.13萬元,增至約46.25萬元。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指,大灣區企業銳意推動可持續發展,未來兩年對ESG投資估計增加25%,目前整個大灣區有約300萬家企業,意味ESG方面相關投資可創造總值1.3萬億元機遇。
大華銀行(香港)行政總裁鄭濬表示,愈來愈多企業聚焦供應鏈多元化,以及加強與東盟地區的商貿聯繫。這股趨勢突顯在現今複雜多變環境下,區域合作與創新至關重要。
研究亦顯示,香港已成功在大灣區確立獨特定位,就香港與東盟及香港與大灣區城市聯通強度而言,受訪企業給予的總平均分同為8分(滿分為10分),較2023年研究上升1分。大灣區企業廣泛肯定香港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獨特優勢,八成受訪企業指樂意加深了解及增加採用香港各項綠色產品和服務,大幅高於2023年研究的七成。
大多數大灣區企業正積極擴展生產基地,主力在內地擴充生產設施,以強化供應鏈韌性。放眼海外方面,東盟是大灣區企業實現供應鏈多元化的首選。84%受訪企業將維持或擴大在東盟地區生產或採購業務。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為目前及未來業務熱門地點,菲律賓、柬埔寨、老撾及文萊也漸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