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
打工仔關注強積金表現,港大經管學院金融學副教授太明珠指出,相比被動性指數基金,強積金管理費用較高,收益還更低,形容投在這些強積金產品,對香港民眾來說「怎麼着都不划算」,直言「如果我們就簡單去市面上買一些被動的基金指數產品,反而我們會得到更好收益。」
太明珠解釋,強積金管理市場沒有充足競爭,出現市場壟斷或者寡頭情況,令費用居高不下。初步估算,如果能夠較好的控制住管理費用 ,把費率盡可能的降至市場允許的水平,強積金價值可以比現在實際價值,高出大概14%。而且,研究顯示,在調整過風險之後,發現強積金產品表現是低於市場上的被動性指數基金。
她形容,現在市面上各種強積金產品良莠不齊,選項非常多,應考慮盡量的去關閉不太合理及重複的強資金產品,並引進一些低成本的指數資金產品,以及邀請收費較低的新服務供應商進入市場,進一步降低費率。
另外,資產配置是令強積金收益欠佳另一問題,太明珠稱,現時只有55%在股票類型的資產上,剩下都是在相對低風險資產。基於香港人口壽命結構,至少應該80%是要配置股票型的資產上。強積金計劃對於高風險資產的配置是遠遠不足,導致了收益遠低於最優的配置,建議加強市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