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9日
上周五港股乘內地22項促進民營經濟措施出台,刺激恒指大升逾400點;不過人民幣走弱是9月以來主導港股走向重要因素,隨著本周一 (9月25日) 美元兌人民幣在岸價再度突破7.3000,拖累恒指跌近330點,令萬八關口得而復失,收報17729點,為今年暫時恒指第三低收市位,較最低收報17623點,只差約100點。自9月18日以來大市成交金額普遍徘徊在約700億至800億港元的低水平,壓穿17500點支持位乏力,本月可望守住;不過下月人民幣創新低風險不少,屆時應有恒指跟隨創今年新低的心理準備。
股價處近一年低位
集團為投資控股公司,透過旗下附屬公司在香港及中國內地從事物業發展、物業租賃、百貨業務、以及公用事業及能源的恒基地產 (00012) 不妨留意。於9月25日收報19.98元,較52週低位19.00元 (見於去年11月2日) 高出5.16%,差距少於一成確認防守性高。於今年8月22日收市後發布的2023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資產淨值約3242.64億元,而截至今年6月底已發行股數約48.41億股,計出每股淨值為66.9775元,相對今年9月25日收報19.98元,市賬率為0.30倍,低於1.00倍反映就基本面而言現價偏低。
市盈率看現價定位
此外,參考截至2018至2022年底,以及2022年6月底之每期市賬率為0.28至0.79倍,平均值為0.51倍,高於現時的0.30倍,反映現價實則偏低。平均值相對每股淨值為66.9775元,計出每股合理值為33.85元,較19.98元之潛在升幅為69.42%。而截至今年6月底倒數的12個月之股東應佔溢利約104.15億元,相對截至今年6月底的加權平均股數約48.41億股,每股盈利為2.1512元,對比19.98元之市盈率為9.29倍。參考上述六個時段之每期市盈率為5.11至18.60倍,平均值為12.04倍,高於現時的9.29倍,同樣反映現價偏低。
超過五年穩定派息
平均值相對每股盈利為2.1512元,計出每股合理值為25.90元,較19.98元之潛在升幅為27.59%。另可留意集團於2018至2022年均有派發股息,每股股息同為1.8000港元。而於2022年末期股息和2023年中期股息分別為1.3000和0.5000元,合共1.8000元,較現價19.98元產生股息率為9.01%。參考上述六個時段之每期股息率平均值為5.78%,相對上述每股股息,計出每股合理值為31.15元,較19.98元之潛在升幅為55.91%。綜合上述三種分析,每股合理值為25.90至33.85港元,平均值為30.30元。
筆者認為集團的每股合理值不少於此值,表示現價有上升空間,較現價產生潛在升幅超過51.00%,連同股息率超過9厘,預期一年回報率超過60.00%。參考策略為進取者可於現價或以下買入股份;謹慎者可於18.00元或以下買入;保守者則可於16.00元或以下買入。此股顯然屬中長線投資性質,持貨不少於一年可看目標價為30.00至33.00元;而止蝕位為買入價下跌20%可考慮離場。另須留意鑑於近期恆指表現波動,遇上股價下挫時,投資者應嚴守止蝕為佳。
聶振邦 (聶Sir)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