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stock360.hkej.com
Skip This Ads
  • 恒生指數 24697.52 198.57
  • 國企指數 8929.25 76.15
  • 上證指數 3527.64 10.82

2020年2月4日

巴曙松:疫情對中國最大衝擊是加劇恐慌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接受內地傳媒訪問表示,計及疫情規律和政府管控,料新型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屬暫時,對經濟最大衝擊並非數字本身,而是加劇恐慌,導致心理上蔓延,故穩定市場的核心是穩定對經濟後續增長的信心,以及政府治理能力的信心。

他就此提出兩方面建議。在經濟上,建議降低疫情管控的經濟成本,盡快恢復湖北以外的正常生產生活。而在市場層面,預料短期調整是不可避免,股指期貨、期權等衍生工具順暢交易,可減少正股沽壓,包括A股的衍生品管制放鬆,以及港股發展相關的衍生產品,以支持港股通投資者的風險對沖需求。

巴曙松稱,A股休市期間,海外市場已有相當調整,中國股市若休市時間過長,積累的風險會更大,故A股開市是正確選擇,亦可釋放市場風險;並預期疫症短期對餐飲、酒店、旅遊、航運、商務等服務業衝擊較大。

他又說,以恒指來看,與整體經濟景氣相關的能源材料等周期板塊跌幅高於消費,消費板塊跌幅較小,反映機構仍看好中國長期消費潛力,而一向看好中國消費潛力的外資成為穩定市場的重要力量,也表明外資傾向於認為疫情對中國消費的衝擊屬暫時。

市場風險方面,巴曙松指要特別注意流動性,特別是場內槓桿動向,兩市融資融券餘額在農曆新年前升至1.045萬億元人民幣,觸及2017年底高位後回落,若購入融資的投資者撤離股市,加上公募基金普遍倉位較高,對市場衝擊不小;另轉債市場亦值得重視,因表現較好,機構倉位比較重,股性較強,下跌幅度估計會較大。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