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941.78 170.85
  • 國企指數 6374.66 47.15
  • 上證指數 3032.63 3.71
00632 中港石油
即時報價: 0.098 +0.012 (+14.0%)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1,528355161
毛利96151.5
EBITDA1904.2-63
EBIT1882.6-65
股東應佔溢利148-1.2-50
每股盈利0.180.00-0.06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0.560.550.48

主要從事(i)石油及天然氣勘探、開採及銷售,及(ii)石油相關產品貿易。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貿易業務

原油業有其行業特點,國內供應集中於幾間企業。根據中國行業慣例,為確保貿易業務有穩定的原油供應,我們一般會預先跟供應商簽訂採購協議並預付採購款項。然而,鑑於原油價格於二零二三年的不利走勢,部分煉油廠錄得微薄的利潤甚至產生虧損進而減產,令到貿易活動規模最終受到限制,並對貿易業務在交易量及利潤方面的表現構成重大影響。於本年度,本集團的石油、石油相關及其他產品貿易分部錄得收入約161,497,000港元(二零二二年:355,269,000港元)。

猶他州油氣田

於本年度,本集團保持著對美國猶他州油氣田的穩定的日常營運及維護。由於猶他州當地的油氣服務供應商相關的不確定因素(如:勞務人員流動,工程排期緊張,設備採購及運輸難度增加),我們對於油氣田的整體修井日程預計可能會延長,但本集團仍將保持對維修作業的高度關注與持續跟進。除此之外,國際政治情況變動及中美關係日漸緊張也給我們的業務平添了不明朗因素。本集團將持續對猶他州油氣田的情況進行評估,穩步推進工作,並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我們的發展方向與策略。鑑於石油及天然氣分部的油氣資產及無形資產的減值虧損,於二零二三年財年錄得石油及天然氣銷售分部虧損48,091,000港元(二零二二年財年:分部溢利5,660,000港元)。

資料來源: 中港石油 (00632)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猶他州油氣田

自二零二三年初,油價繼續波動,而天然氣價格則呈現大致下行趨勢。布倫特及WTI原油價格年內波幅分別約為29%及33%,而亨利樞紐天然氣價格則下跌約57%。具體而言,布倫特原油價格由二零二三年初的每桶85.9美元上漲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下旬的每桶96.6美元,再回落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下旬的每桶77.4美元。同樣,WTI原油價格由二零二三年初的每桶80.5美元上漲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下旬的每桶93.7美元,再回落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下旬的每桶71.7美元。亨利樞紐天然氣價格由二零二三年初的每百萬英熱單位4.4美元下跌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底的2.5美元。本年度石油及天然氣價格的變動,視乎全球供需波動而定。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於二零二四年二月六日發出之最新月度報告,EIA已對未來基準油價作出預測,預計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二零二四年將為每桶82美元。

鑒於預期石油及天然氣價格於短期內將會繼續大幅波動,以及國際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持續,從而產生各項不明朗因素,我們必須審慎地重新評估對項目的投資,以更好地管理營運風險。

貿易及服務業務

由於石化產品的價格於二零二四年初有所改善,預期隨該等產品之利潤回復到合理水平,更多煉油廠將恢復生產。因此,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初與一名供應商簽定採購合約以確保供貨量,以維持二零二四年的預期貿易需求。於二零二四年第一季,本公司積極與重工業客戶磋商,並與其中一名客戶訂立框架協議,於未來一年安排交付原油。本集團預計隨著中國的重工業及製造業恢復正常運作,二零二四年原油及石油相關產品之國內需求以至本集團貿易業務將會改善。本公司將繼續努力提升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使有關下個報告期間持續經營假設的問題得以解決。展望未來,石油貿易業務仍會受國際貿易復常進度的影響,尤其是在中國低通脹及國際政治情況等方面的問題。儘管未來面對不確定因素及重重挑戰,本集團將繼續維持及開發其現有業務,探索以下領域的新業務機遇:石油及石油相關產品的國際貿易;尋求石油產業鏈上下游優質的可租賃及可購買項目,以達到石油及石油化工全產業的縱向協同;中期而言,向油田的所有者提供油田開發及維護服務,包括石油勘探、油井建造、油田管理、提供石油勘探的節能設備;長期而言,本集團亦將考慮清潔能源、廢物轉化技術及可再生能源的潛在投資,以實現減排、取得長期可持續發展及達成環保目標。

資料來源: 中港石油 (00632)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