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941.78 170.85
  • 國企指數 6374.66 47.15
  • 上證指數 3032.63 3.71
03360 遠東宏信
即時報價: 5.220 +0.020 (+0.4%)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33,78236,73338,103
毛利17,21318,45818,001
EBITDA9,25912,43113,050
EBIT6,9579,35410,086
股東應佔溢利5,5126,1296,193
每股盈利1.661.641.63
每股股息0.420.490.50
每股資產淨值11.7711.7612.80

集團之主要業務為融資租賃及諮詢服務,其附屬公司主要從事醫院投資及運營、設備運營服務、幼兒教育和學校運營管理、貿易及經紀和工程管理服務等。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產業環境

經濟運行有所回升,但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驅動仍不足。二零二三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

從本集團服務的各個產業板塊來看:城市公用方向,中央「三大工程」帶來穩定行業需求,二零二三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9%,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達23%。工程建設方向,細分行業兩極分化,民生補短板項目持續推進,但房建市場持續走弱。二零二三年,全國建築業總產值約3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8%。文化旅遊方向,旅遊消費場景復甦明顯,二零二三年預計全年國內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達到54.07億人次和5.2萬億元人民幣,分別恢復至二零一九年同期的90%和91%。醫療健康方向,二零二三年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2,460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6%。交通物流方向,出行客流明顯恢復,貨物運輸保持穩定。二零二三年全年完成了營業性貨運量547.5億噸,同比增長8.1%;完成跨區域人員流動量612.5億人次,同比增長30.9%。化工醫藥方向,能化產業高端化扎實推進。二零二三年,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電子信息方向,能源電子行業跨越式發展,消費電子領域持續低迷。二零二三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216.88G W,同比增長148.1%;但全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11.4億台,同比跌幅4%。機械製造方向,汽車行業大幅增長,是拉動二零二三年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二零二三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產銷量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民生消費方向,食品飲料等民生強相關行業仍保持穩定,二零二三年,食品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

租賃行業

根據《2023第三季度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二零二三年前三季度,融資租賃企業總數約為9,170家,較上年底的9,840家減少約670家。全國融資租賃合同餘額約為57,560億元人民幣,比二零二二年底的58,500億元人民幣減少約940億元人民幣,下降1.61%。

二零二三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金融租賃公司監管工作的通知》、《關於促進金融租賃公司規範經營和合規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監管政策文件,對金融租賃公司的監管明顯加嚴,融資租賃企業也積極向監管要求靠攏,進一步規範自身的經營行為。此外,多地金融監管部門持續細化行業監督管理規定,加強了對融資租賃行業規範及清理工作。隨監管導向進一步明確,行業經營環境將更趨規範透明,合規守法、專注本業、地位領先的融資租賃企業將贏取良好、穩定的發展空間,持續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資料來源: 遠東宏信 (03360)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展望二零二四年,外部形勢仍充滿不確定性。本集團將始終堅持「金融+產業」發展戰略,圍繞「背靠大陸、立足香港、輻射東南亞」的戰略定位,將「穩健經營、安全增長」作為第一要務,不斷增加價值創造,持續提升股東回報。

資料來源: 遠東宏信 (03360)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