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941.78 170.85
  • 國企指數 6374.66 47.15
  • 上證指數 3032.63 3.71
01319 靄華押業信貸
即時報價: 0.237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2/20222/20232/2024
營業額152166179
毛利152166
EBITDA106118114
EBIT95109105
股東應佔溢利728686
每股盈利0.040.040.04
每股股息0.020.020.02
每股資產淨值0.510.530.56

集團之主要業務為於香港提供有抵押融資( 包括典當貸款及按揭抵押貸款)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02月29日止年度

靄華押業信貸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連同本公司統稱「本集團」)為以「靄華」品牌名稱在香港經營之融資服務供應商,主要從事提供有抵押融資(包括按揭抵押貸款及典當貸款)業務。

按揭抵押貸款業務

截至二零二四年二月二十九日止年度(「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經濟活動開始逐步復甦,導致貸款需求放緩。按揭抵押貸款業務的收益由截至二零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止年度(「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的約91,500,000港元增加9.0%或8,200,000港元至99,700,000港元。按揭抵押貸款業務產生的收益佔本集團年內總收益約55.6%。於二零二四年二月二十九日,應收按揭抵押貸款總額約為769,500,000港元。年內,按揭抵押貸款業務的淨息差增加至11.5%(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10.5%)。

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本集團於發放貸款時繼續採取審慎嚴謹之策略,並在疫情帶來的不確定環境中專注於建立有彈性的貸款組合。我們認為,保持審慎的承保立場及健康的貸款組合將使本集團為經濟復甦及未來的最終正常化做好準備。年內,第一按揭之平均貸款對估值比率約為54.1%,而次級按揭之平均整體貸款對估值比率則約為52.7%,其中本集團經手之次級按揭之平均貸款對估值比率約為16.3%。

典當貸款業務

於二零二四年財政年度,典當貸款業務的收益由74,300,000港元增加7.1%或5,300,000港元至79,600,000港元。應收典當貸款由二零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的約173,100,000港元增加4.3%或7,400,000港元至二零二四年二月二十九日的180,500,000港元。增長主要歸因於黃金價格上升及二手奢侈品市場活躍,手錶尤甚。

年內,本集團繼續投放資源於廣告及宣傳以提升本集團之品牌曝光度,加上在二零二三年十月於港鐵尖東站開設新尊貴服務中心的影響,成功帶動對典當貸款之一對一典當貸款預約服務需求。

資料來源: 靄華押業信貸 (01319)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02月29日止年度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預期以緩慢而穩定的步伐復甦。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和聯邦利率調整的時間等不確定因素迫近之下,我們對本地經濟前景保持謹慎。

憑藉於港鐵尖東站新開業的尊貴服務中心及先進的流動應用程式,客戶將可獲得初步的抵押品評估及貸款估價等資訊,以及申請貸款時更為方便。本集團通過提供高效、精簡的一站式貸款解決方案,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致力提升客戶體驗及擴大潛在客戶群。我們將持續將新技術及典當業互相結合,使行業現代化,以維持我們在行業的領先地位。

由於市場已消化聯儲局延遲減息週期的消息,董事相信這對香港物業市場的影響甚微。樓價已從歷史高位調整至相對合理水平,因而降低經營風險。為把握擴張機遇,本集團與PACM Group (Holdings) Limited開展戰略合作以設立有限合夥基金(「該基金」),其標誌著我們進入房地產私人信貸機構投資管理領域。有關該基金的詳情,請參閱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四年三月十二日及二零二四年四月十七日的公告。我們將對物業市場保持謹慎的態度,審慎管理投資業務以降低市場波動的影響,為投資者及股東帶來最大的回報。

資料來源: 靄華押業信貸 (01319)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