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936.12 5.66
  • 國企指數 6373.48 1.18
  • 上證指數 3015.89 16.74
01315 綠色經濟
即時報價: 0.122 -0.003 (-2.4%)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3/20213/20223/2023
營業額5,2374,2732,565
毛利8189-36
EBITDA-0.3228-57
EBIT-6.223-60
股東應佔溢利7.2-14-85
每股盈利0.02-0.04-0.22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0.510.470.22

主要業務包括(i)提供樓宇建造服務、物業維修保養服務、改建、翻新、改善工程及室內裝修工程服務,(ii)物料貿易及(iii)運輸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09月30日六個月止

(i)樓宇建造及其他建造相關業務

樓宇建造分部於中期期間之收益約為2,408,000港元(上一個中期期間:約2,060,000港元)。

分部業績由上一個中期期間分部溢利約13,000港元增加至中期期間分部溢利約2,388,000港元。

分部溢利增加主要歸因於我們於中期期間自一項已竣工項目確認的額外溢利。

(ii)改建、翻新、改善及室內裝修工程(統稱「改建及加建工程」)

於中期期間,改建及加建工程之分部收益約為60,520,000港元(上一個中期期間:約為151,654,000港元),而分部溢利則約為3,905,000港元(上一個中期期間:分部虧損約5,357,000港元(經重列))。

改建及加建工程分部收益下降主要歸因於上一個中期期間數個大型改建及加建工程項目進入全面運營而確認較多收益。

分部業績由上一個中期期間之分部虧損變更為中期期間之分部溢利,主要歸因於中期期間一個項目延期竣工的成本減少、於中期期間數個改建及加建工程項目運營的建造成本減少以及於中期期間一個已竣工項目確認的額外溢利。

(iii)物業維修保養

物業維修保養分部之收益由上一個中期期間約296,080,000港元增加至中期期間約322,615,000港元,而分部溢利則約為5,695,000港元(上一個中期期間:分部溢利約40,337,000港元(經重列))。

物業維修保養項目主要包括公共部門之維修保養工程。分部收益增加主要歸因於一份大型物業維修保養合約,而該合約於中期期間進入全面運營,對中期期間分部收益貢獻較多。

分部溢利減少主要歸因於中期期間運營成本(包括安防及質量控制成本)大幅增加以及中期期間上述兩個大型物業維修保養項目的分包成本大幅增加。

中期期間的分部溢利較上一個中期期間減少,亦歸因於中期期間分部收益中上述相對較小金額增加的項目成本較上一個中期期間大幅增加導致本分部的毛利率由上一個中期期間至中期期間減少。

(iv)運輸服務

本分部於本期間的收益包括物料運輸約14,054,000港元(上一個中期期間:無)。

分部溢利約1,632,000港元(上一個中期期間:無)。

(v)物料貿易

此分部於本期間之收益指銷售物料(如鐵礦石、鑄鐵及煤)約1,119,018,000港元(上一個中期期間:約762,702,000港元)。

分部溢利約為2,343,000港元(上一個中期期間:分部虧損約13,662,000港元)。上一個中期期間分部虧損主要由於上一個中期期間需求減少影響物料市場售價下跌所致。

資料來源: 綠色經濟 (01315)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09月30日六個月止

樓宇建造、物業維修保養以及改建及加建工程

儘管訪港旅遊業及本地消費輕微改善,香港經濟的復甦步伐仍較預期緩慢。雖然政府已明確承諾對建築業進行長期投資,惟最高利率仍將為私營建築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因此,我們並不太樂觀,預期建築市場僅會有微弱增長。

當我們在公營工程領域探索更多商機時,勞工供應短缺及工人老齡化仍為本集團未來的主要風險。本集團將審查及選擇合適的技術,並將其應用於項目管理。該等技術將進一步精簡我們的項目管理,使得工地管理更具效率及效益。

本集團將繼續物色其他建築業務機會,以降低我們的業務風險。

物料貿易業務

I.貿易代理商市場存在的合理性:

鑒於國內的鋼鐵企業向國外鐵礦石企業購買鐵礦石實行雙軌制,一些具有資質的大型鋼企實行長協價,而不具備資質的小型鋼企採用價格高於長協價的現貨價格。而鐵礦石的國際貿易具有專業性強、市場波動頻繁、供貨不穩定的特點,對買家的風險極大。為此大部分小鋼鐵企業採用委託貿易商代理進口鐵礦石,部分有直購協議的大型鋼鐵企業也委託信譽良好的貿易商代理進口,以確保鐵礦供給的穩定。這是鐵礦石貿易代理商市場存在的價值。

II .行業現狀及趨勢

1.政策因素:根據國家印發的《鐵礦石行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到2021年鐵礦石行業增加70%,各地方相應出台地方政策,提高行業滲透率。

2.經濟因素:當前鐵礦石市場規模已達人民幣5000億元,整體市場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國家大型基建項目逐步落實以及汽車等下游市場需求復蘇,推動鋼鐵行業需求上升,鋼材利潤增加,鋼鐵企業增產積極性提高,進而產生強大的鐵礦石需求。因此受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鐵礦石貿易乃至鋼鐵行業將持續強勁發展。

III .公司業務的發展規劃(部分選自商業計劃書)

公司的企業發展目標:建立一個基於現代供應鏈管理的港口混礦整合平台,通過科學的混礦,使最終的混礦產品能夠滿足各鋼鐵企業的生產需求,從而為鋼鐵企業提供穩定的原材料供給保障。公司將致力發展成為國內大型鋼鐵企業的核心供應鏈企業,通過集合競價優勢,在進口下單、海運、港口堆場到科學混礦和內陸轉運等多個物流環節,節約物流成本。公司未來打造成為專業的鐵礦石產品及服務集成商與鐵礦石行業服務與產品代理,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供應鏈管理軟件系統,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和上市公司平台,在行業內實現供應鏈的一體化,並優化成本,達到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協調通暢,也為公司獲取更大的管理服務收益。

長遠而言,貿易業務將繼續為本集團創造收入及貢獻利潤。展望未來,本集團將繼續探索並力爭於二零二三年實現貿易業務的多樣化及發展。

運輸業務

本集團於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開始運輸服務業務,預期該業務的持續發展將為本集團產生穩定收益及溢利。

資料來源: 綠色經濟 (01315)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