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941.78 170.85
  • 國企指數 6374.66 47.15
  • 上證指數 3032.63 3.71
01072 東方電氣
即時報價: 12.800 +0.080 (+0.6%)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47,81955,36460,677
毛利8,7979,68111,087
EBITDA2,7633,4263,635
EBIT1,8662,5402,759
股東應佔溢利2,2892,8583,550
每股盈利0.901.031.25
每股股息0.270.370.52
每股資產淨值12.7412.5813.16

主要從事生產製造和銷售清潔高效發電設備、新能源設備、水能及環保設備和提供相關工程及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3年,公司重創新、提質效、促轉型,不斷推動「領先戰略」落實落地,高質量發展良好勢頭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增強。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人民幣606.77億元,較上年增長9.6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35.50億元,同比增長24.23%;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9.82%,比上年同期增加1.39個百分點。

(一)產業發展邁上新台階。

2023年,公司實現新生效訂單人民幣865.32億元,同比增長31.95%。其中,清潔高效能源裝備佔39.44%,可再生能源裝備佔23.25%,工程與貿易佔13.48%,現代製造服務業佔10.64%,新興成長產業佔13.18%。主要產品及業務發展勢頭持續向好。煤電市佔率領先,爐機電成套項目同比增長超過100%。水電新機型獲得市場認可,衝擊式機組、混合抽蓄、變速抽蓄實現市場突破。氣電市佔率保持第一,自主研發國產G50首台燃機示範項目成功投運。核電設備方面,獲得鉛鉍堆、低溫堆等新堆型樣機研製項目。風電年度裝機行業排名提升。太陽能發電持續發展,獲得光熱發電項目、多能耦合熔鹽儲罐及蒸發器系統等訂單。餘熱餘壓透平機組技術領先,繼續保持市場優勢地位。新興產業方面,獲得天然氣管道電驅壓縮機組成套項目,中標70輛氫能物流車示範項目、國內最大綠電製氫儲氫發電商用項目。積極爭取風光資源指標,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二)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成果豐碩

圍繞「技術領先」,持續強化創新驅動力,科技創新走在前列。持續強化研發投入,全年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9.08%,強度持續保持在5.5%以上。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國產首台F級50兆瓦重型燃機成功投運;國內「壓力最高、溫度最高、效率最高、煤耗最低」的單軸百萬千瓦火電機組鍋爐開始交貨;國內首台單機容量最大150兆瓦級衝擊式水輪機組併網發電;全球最大化學鏈燃燒中試示範裝置建成;18兆瓦直驅海上風電機組下線;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關鍵設備接續發運;全球首次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製氫海上中試成功。紮實推動數字化轉型,新建成7個數字化車間,東方電機、東方汽輪機成功揭榜工信部智能製造示範工廠,「東智同創」工業互聯網平台入選國家「雙跨」平台。

(三)經營管理水平穩定提升

落實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突出運營效能提升,推進管理優化。完成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基礎建設,構建創新型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圍繞「成本領先」,發佈公司成本管理辦法,健全各級成本管理機構,全面推行具有東方電氣特色的全價值鏈成本管理。圍繞「質量領先」,推廣白鶴灘「精品」質量管控模式,質量損失額同比下降9.2%。通過實施合同履約指標評價、提升核心產能、保障生產性資源等舉措,推動合同履約不斷滿足客戶要求。紮實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建立管理者巡視機制,全年安全、環保指標平穩受控。

(四)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現良好開局

在推動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的基礎上,紮實做好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謀篇佈局。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以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和安全支撐作用為方向,以體制機制活力激發為基礎,制定公司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有力落實重點改革舉措,加強改革組織領導,為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提供製度保障。推進三項制度改革破局立勢,改革效能及效益指標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動態優化公司「三重一大」及重要事項決策制度,推動子企業董事會運行規範有效。

(五)合規建設和風險防控紮實有力

進一步夯實「四位一體」法治建設工作體系,修訂完善法治建設領域規章制度,實施合規文化建設專項行動,二級企業實現首席合規官全覆蓋。全面排查EPC等業務風險並制定管控措施。

有力處置重大法律糾紛案件,有效避免或挽回損失。強化風控合規督導,對重點項目風險管控進行專項監督。推動涉外法治人才庫建設專項工作。審計監督建立「一報告四清單」整改工作機制,對2020年以來審計和專項整治發現問題「回頭看」,全面規範問題整改工作;組織開展各項審計監督工作,深入查找存在的關鍵問題並推動整改。

(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圍繞「人才領先」,持續建強人才隊伍。優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聚焦關鍵領域,動態完善高層次人才引育圖譜,推進人才特區建設,著力構建人才領先工作路徑。引進高層次人才125人,1人獲得首屆「國家工程師獎」,2人入選國家重大人才計劃,1人入選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入選「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新增培養公司層級以上專家人才145人,優化人才激勵機製,圍繞科技創新、戰新產業、高層次人才開展單列薪酬定向激勵,新增實施中長期激勵9項,中長期激勵累計覆蓋人數佔比持續提升。

(七)以價值創造為核心開發上市公司運作

公司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嚴格依法規範運作,獲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評選的「2023上市公司董事會最佳實踐案例」和「2023年公司治理最佳實踐案例」;不斷提升信息披露質量,連續9年獲得上交所信息披露A級評價;暢通投資者溝通渠道,董事長、董秘堅持參加定期業績說明會、投資者集體交流活動等;不斷健全ESG工作機制。成功入選「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榜單」「中國ESG上市公司科技創新先鋒30榜單」。為應對2023年底市場波動,公司控股股東東方電氣集團及時推出市場化增持方案,逐步增持公司股票,維護公司市值穩定。

資料來源: 東方電氣 (01072)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公司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更好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持續提高核心競爭力,強化創新驅動,提升經濟效益,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公司堅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兩端發力,持續優化產業格局。一方面著力鞏固傳統行業領先地位,緊跟煤電、氣電、抽水蓄能、核電等市場需求,做優先進煤電、加快燃機自主化系列化步伐、拓展核能領域、保持水電領先;另一方面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力發展風電、做精做強節能環保產業、提升電力電子與控制產業化水平、培育提升氫能產業核心能力、加快智能製造產業化進程。同時,公司堅持以科技作為支撐,以改革激發活力,以人才塑造優勢,以管理提升效益,紮實推進2024年各項重點工作,確保全面實現年度經營目標。

2024年,公司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落實「領先戰略」,強化創新驅動,提升經濟效益,持續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預計完成發電設備產量4,823萬千瓦。

1.加大國內外市場開拓力度

穩住市場訂單大盤,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優勢地位,加快突破新產業新領域。推動水、煤、核、氣要持續領先。風電力爭進入第一梯隊,重點機型完成國際型式認證,爭取自主品牌海外突破。持續降本提升光熱市場競爭力;節能環保加快提升能力;工程與國際貿易力爭突破重量級項目;現代製造服務業持續強化自身解決方案能力;新興產業突破重點,氫能燃料電池發電系統保持領先,繼續發力源網荷儲一體化、風光水火氫儲綜合能源發展。優化完善資源工作體制機制,力爭資源獲取指標再上台階。在做好風險防控基礎上,推動國際業務佈局進一步優化、國際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國際市場訂單持續穩定增長。

2.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堅持從研發投入、平台建設、技術佈局等方面有效發力,強化科技創新支撐作用,推動裝備制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研發投入強度保持5.5%以上。推動聯合創新研究院高效運作,深化與國家高水平創新機構研發合作。選準科技創新發力方向,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優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機制,全力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大功率海上風電、漂浮式海上風電、變速抽蓄、系列化自主燃機、核電高溫堆、先進氫能、新型儲能等領域實現突破,強化戰新未來產業和前沿技術研究。紮實推動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推進智能製造從車間級向工廠級提升,加速工業互聯網平台研發和應用推廣。

3.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用好用足國家政策,制定完善公司配套制度與措施,充分鼓勵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力爭開闢新領域、新賽道。持續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和研發投入。積極通過併購重組促進戰新產業發展,堅持公司、子企業同向發力、廣泛尋源。

4.全面實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建立健全更能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更加適應戰新產業發展、更能激發全體員工活力的體制機制。推動現代治理體系從「有形」轉向「有神」,打造以章程為核心、基本制度銜接融合的「1+N」制度體系,進一步規範各治理主體權責;「一企一策」建立授放權清單,實施差異化管控。全面優化子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聚焦子企業所處行業特點、發展階段及發展重難點,堅持激勵約束並重,制定更加科學、更具挑戰性的指標,推進更加精準、更加嚴格的考核,推出更具針對性、更到位的激勵。

5.提升生產經營管理水平。

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聚焦提升全鏈條效率、消除各環節浪費,完善「精益+全價值鏈管理」運營管理體系,推動全價值鏈成本管理體係在公司有效運行。強化全面預算管理,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能力,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有效管控「兩金」,嚴控一般性費用支出。紮實推進採購品類劃分和落位,提升一級集採佔比。加快構建質量領先指標體系,提升質量問題處理效率,降低全年質量損失率。持續抓好職業健康安全環保工作,防範事故發生。強化內部協同,進一步形成整體發展合力。

6.提升運營質量和效益

最大限度用好產能資源、提升製造效率,平穩度過產能高峰。聚焦履約能力提升,強化項目執行管控和糾偏;實施提前框招採購、加大戰略物資儲備,突破供應鏈瓶頸。推動經營效益與規模同步協調增長;堅持開源節流,推進優質訂單獲取和成本管控雙向發力。

7.持續加強人才工作

聚焦提升人才水平、激發人才活力,持續強化人才引育、激勵保障。加快推進人才特區建設,新建1–2家子企業內部人才特區,在「特」字上狠下功夫,制定實施管用有效差異化的人才引育用留政策。持續加強核心人才培養和引進,建好建強公司核心人才庫,分類分層定製培養計劃,切實提升人才培養效果,進一步強化引進人才作用發揮。

8.提升風控合規體系運行有效性

統籌推進法律風險合規管理工作,提升法治工作體系運行有效性,提升風險識別和處置有效性,圍繞新業務開展前瞻研究、制定指引、提前介入,採取有力措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全業務域活動合規。強化審計監督,推進重要專項研究型審計、重點業務領域風險防控大數據審計,紮實開展專項整治發現問題整改審計,持續做好管理有效性監督。

9.進一步提升市值管理效能

東方電氣將在提升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能力方面下更大功夫。一是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扎實推進董事會建設和規範運作,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切實推動公司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階。二是進一步完善ESG工作機制、提升ESG績效,探索構建具有中國特色、與國際接軌的ESG體系。三是堅守合規底線、堅持過程與結果並重,立足公司發展實際,建立市值管理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助力公司價值實現。

資料來源: 東方電氣 (01072)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