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8578.30 102.38
  • 國企指數 6572.45 25.16
  • 上證指數 3140.72 35.90
01857 中國光大水務
即時報價: 1.360 +0.030 (+2.3%)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6,9126,7286,705
毛利2,8022,5642,822
EBITDA2,1952,0712,361
EBIT2,0731,8182,148
股東應佔溢利1,2001,0111,187
每股盈利0.420.350.42
每股股息0.130.110.12
每股資產淨值4.153.833.99

主要涉及中國水環境治理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二三年,國際格局複雜演變,全球經濟復甦勢頭不穩、動能減弱,持續面臨下行壓力。儘管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作為全球增長最大引擎之一,中國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國內經濟「乘風破浪向前」、持續回升向好。在其「十四五」規劃期的中間年,中國繼續深入推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及「美麗中國」建設進程。身處調整期的中國環保產業負重前行,持續探索升級轉型、高質量發展路徑。

二零二三年,儘管外部環境依然變幻難測、行業持續調整,本集團堅持「穩中求進」發展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聚焦「泛水」主業、積極開拓創新,夯實基礎,做強保障;提升品質,增強效益;立足當前,謀劃發展;厚植文化,樹立品牌,主要經營指標穩健向好,財務狀況健康良好,持續鞏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路徑,行業領先地位持續穩固。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投資並持有166個環保項目,涉及總投資約307.80億元人民幣,另承接委託運營、工程總包(「EPC」)、EPCO(設計-採購-施工-運營)、設備供貨、技術服務等各類輕資產項目及服務。

經營業績方面,二零二三財政年度,本集團發展穩中有進,錄得收入67.0億港元,較二零二二財政年度之67.3億港元略減0.3%;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24.7億港元,較二零二二財政年度之21.8億港元增長13%;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11.9億港元,較二零二二財政年度之10.1億港元增長17%;每股基本盈利41.51港仙,較二零二二財政年度之35.32港仙增長17%;整體毛利率為42%,較二零二二財政年度38%上升4個百分點(「百分點」)。本集團融資渠道多元暢通,資產優質,資金充裕,負債合理,財務狀況穩健。

市場拓展方面,在市場形勢異常嚴峻的情況下,本集團於二零二三財政年度,堅持以「水」為基色,聚焦「泛水」領域,鞏固提升傳統業務優勢,積極探索輕資產業務機遇,更好推動業務拓展「輕重並舉」協同發展,並在地域市場、業務範疇、業務模式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廣東南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的取得,不僅實現了本集團在廣東省及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拓展「零」的突破,也標誌著本集團由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領域切入,將水環境綜合治理業務佈局延伸至面源污染治理、農村環境治理等領域,進一步豐富了本集團的「泛水」業務內涵。以EPCO模式先後於江蘇淮安漣水、江陰高新區等地承接水務項目,依託該輕資產業務模式對外輸出本集團在運營管理方面的經驗與優勢,也標誌著本集團與中國地方政府在公用事業、環境治理領域探索新機制方面取得重要實踐成果。此外,本集團持續圍繞「泛水」概念,組建柔性研究小組,針對「低碳發展+新農村」、「工業+泛水」等議題以及污水零直排、生態緩衝區等領域,廣開思路,深入研判,謀篇佈局。

二零二三財政年度,本集團投資落實6個新項目並簽署1份現有項目的補充協議,涉及總投資約12.13億元人民幣,新增設計規模為日處理市政污水45,000立方米、日處理工業廢水60,000立方米、日供中水15,000立方米,日處理畜禽糞污300噸。此外,本集團於回顧年度內新承接2個委託運營項目(不含續約的委託運營項目)、3個EPCO項目等輕資產項目及服務,涉及合同總額約19.14億元人民幣;其中,新承接的委託運營及EPCO項目新增設計日處理污水規模100,000立方米。

科技創新方面,本集團秉持「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理念,相關工作持續發力。二零二三財政年度,本集團立項研發課題十餘件,圍繞智慧概念水廠、虹膜閥和文丘里閥、污泥超高壓壓濾試驗系統等領域形成多項研發成果;完成智慧管理平台搭建並成功上線試運行;參與《污廢水處理廠溫室氣體監測技術規程》團體標準制定。回顧年度內,本集團向內外部客戶提供各類自主創新技術工藝包,涉及合同總額約1.92億元人民幣;新增授權專利28項(含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21項)。

運營管理方面,本集團持續以節能降耗、提質增效、綠色開源為抓手,於二零二三財政年度開展了項目運營現場輔導、「智慧水廠」建設、「五小創新」(小發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活動、「廠內光伏」項目等工作,多維度入手促進項目運營降本增效。回顧年度內,本集團旗下近50個運營項目開展現場輔導工作,促進運營項目工藝管理水平顯著優化提升。「智慧水廠」運營管理系統實現運營項目全覆蓋,《光大水務智慧污水處理廠標準》等標準發佈實施,進一步賦能項目運營管理。20餘項「五小創新」成果在本集團旗下項目進行推廣,有效助力項目改進

工藝、控制成本、節能減排、提高工效。「廠內光伏」項目有序推進,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已有4個項目的光伏發電設施投入運營;回顧年度內,運營中的光伏設施產生綠色電力逾1,000萬千瓦時,另有10個項目的相關設施安排正在推進中。二零二三財政年度,本集團旗下11個污水處理廠獲批上調水價,漲幅介乎4%至36%;獲得各類資金補貼合共約3,300萬元人民幣;累計處理污水約17.49億立方米、供應中水約4,600萬立方米。

工程建設方面,二零二三財政年度,本集團秉持「為用而建」原則,將工程建設與項目運營需求緊密結合,工程建設能力穩步增強,建設品質持續提升。回顧年度內,本集團共有18個項目新開工建設,設計日水處理規模為325,000立方米;13個項目建成投運,設計日水處理規模為130,000立方米。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共有9個籌建項目,設計日水處理規模為292,000立方米。

安全與環境(「安環」)管理方面,二零二三財政年度,本集團依託「三個三」安環領導力體系*著力提升旗下項目主要負責人的安環領導力,並圍繞「三個轉變」(由內向外、由面到點、由後向前)工作思路,加強事前防控能力。定期組織安環事故事件警示教育,並實現安環人員全部持證上崗,強化安環人才隊伍建設。得益於紮實推進安環全員責任制和雙重預防機制,本集團於回顧年度內實現「雙零」(零安全事故、零環境事件)目標,為企業發展夯實安全保障。

資本市場方面,本集團於二零二三財政年度持續鞏固融資渠道的多元化水平,穩妥調用各類融資工具,有效補充流動性,持續優化資本結構,進一步加強財務對整體經營與發展的支撐作用。

責任擔當方面,本集團立足主責主業,充分發揮自身業務特點和優勢,積極肩負起央企及企業公民應擔之責、應盡之義。作為中國一流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服務商,本集團積極參與如中國水業戰略論壇等行業交流活動,與政府代表、行業夥伴、專家學者等共話行業趨勢,共謀發展機遇,打造企業在行業中的品牌影響力;組織全系統員工開展「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提升全員的「雙碳」知識儲備與理論素養。作為服務民生的環保企業,本集團連續第六年成功打造其「世界環境日」系列品牌公益活動,聯動其位於南京、濟南等六大城市的項目開展「我是小小環保畫師」比賽暨公眾開放公益宣講活動,與當地民眾攜手,宣導綠色低碳生活、共建人類美麗家園。回顧年度內,本集團旗下各項目持續開展公眾開放活動,累計接待各界參觀考察人士逾9,000人次,持續發揮項目在當地的環保科普宣傳與教育陣地作用。

資料來源: 中國光大水務 (01857)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回首二零二三年,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全球性問題加劇。面對外部環境新的「激流險灘」,中國經濟頂住重重壓力,在爬坡過坎中前行,在攻堅克難中奮進,持續展現強大發展韌性。隨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中國經濟社會在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發展路徑上繼續前行。

二零二三年七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強調,未來五年將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高質量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要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要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要落實好「雙碳」「1+N」政策體系,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要匯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制、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中國政府的相關頂層設計與部署為身處轉型陣痛期的環保產業及從業企業提供了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指引。

二零二三年標誌著本集團成立二十週年。二十年光陰,見證了光大水務堅韌的開拓與奮進,承載了光大水務恆久的熱情與專注,寄託了光大水務篤定的使命與願景。樂水二十載,初心向未來。本集團將堅守樂水之心、恆持之志、匠人之魂,聚焦「泛水」領域,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工作總基調。穩戰略、穩經營、穩管理,鞏固發展基本盤;謀市場、謀人才、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與產業價值提升;圍繞組織架構、人才隊伍、融資渠道、安環管理、應收賬款風險及科技支撐六個重點方面做好優化提升,為本集團發展提供堅實保障與支持。

成長之路,漫漫修遠;發展之途,道阻且長。在董事會的戰略指引與各持份者的信任支持下,本集團將懷揣理想、堅定信心、砥礪前行,朝著「以水為源的產業價值創造」的發展願景篤定前行,逐步構建發展新格局,更好服務國家大戰略。

資料來源: 中國光大水務 (01857)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