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6388.16 301.84
  • 國企指數 9364.94 104.69
  • 上證指數 3870.60 4.71
00939 建設銀行
即時報價: 7.880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
毛利
EBITDA
EBIT
股東應佔溢利324,727332,653335,577
每股盈利1.441.441.40
每股股息0.420.440.43
每股資產淨值12.1813.0113.45

主要業務由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資金資管業務和其他業務構成。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科技金融

本集團紮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聚焦科技創新領域痛點難點,在科技金融“五全”“三化”1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體系化系統化推進力度,優化升級以全生態客戶服務為基礎、專屬化業務流程為支撐、全品類產品渠道為依托、專業化組織機構為骨幹、差異化考核評價為保障的科技金融體系,在總行公司業務部下設科技金融二級部,構建“總行+一級分行+重點城市二級分行+特色支行(網點)”四層級科技金融專屬組織架構,不斷提升科技金融專業化服務能力。推進科技創新評價工具的整合應用,並推動融入科技金融特色業務流程。加強“科技易貸”“科技研發貸款”“科技轉化貸款”“善新貸”“善科貸”等科技專屬信貸產品的推廣應用。加強集團內母子協同,推動“股貸債保租”綜合金融服務。6月末,科技貸款餘額25.1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416.58億元,增幅16.81%,以貸款服務企業超30萬家。以建信股權、建信信託、建信投資等具有股權投資功能的子公司為支點,通過投資企業標的或投資基金標的等方式,累計支持科技型企業超2,000家,投資規模超900億元。累計完成9只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試點基金設立及備案,承銷銀行間市場首批科技創新債券,落地銀行間市場首單科技創新資產支持證券,上半年承銷科技創新債券72期,承銷規模237.02億元。服務高端製造,支持科技創新,科創債券認購量同比增長近7倍。

綠色金融

本集團秉持“成為全球領先的可持續發展銀行”目標願景,印發《2025年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持續將綠色理念融入經營管理、戰略發展和企業文化,打造涵蓋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投資的多元化服務體系,深入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6月末,本行綠色貸款餘額5.72萬億元,較年初增加7,406.40億元,增幅14.88%。聚焦綠色低碳轉型投融資需求,創新多元化綠色融資通道,上半年參與承銷境內外綠色及可持續發展債券77期,發行規模折合人民幣約2,355.56億元。持續鞏固負責任投資體系建設,自營債券投資組合中投向綠色領域資金規模超2,500億元,投資組合內發行體外部ESG評價均值持續優於市場平均水平。建信金租一般租賃業務中綠色租賃資產餘額443.61億元,佔比63.97%,較上年末提升近4.4個百分點。建信投資持續開展綠色產業投資,累計落地332.58億元綠色投資項目。建信基金通過權益投資途徑累計向清潔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生態環境產業、綠色服務等方向投資金額達到242.49億元。建信人壽綠色資產投資規模134.44億元。

普惠金融

本集團堅持高質量發展標準,多措並舉提升服務質效,紮實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榮獲《亞洲銀行家》“中國最佳中小企業銀行”獎項。不斷加大普惠金融信貸供給,6月末,本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7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341.21億元,增幅9.80%。

貸款客戶366萬戶,較上年末增加30.45萬戶。持續推動減費讓利,上半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3.17%。強化智能化風控體系建設,信貸資產質量總體可控。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服務模式,優化升級“建行惠懂你”綜合化生態服務平台,為普惠金融客戶群體提供信貸融資、綜合金融、經營管理等一攬子綜合服務,提升客戶使用體驗。截至6月末,“建行惠懂你”APP累計訪問量4.67億次,下載量4,490萬次,服務企業客戶1,500萬戶,累計帶動轉化對公結算客戶299萬戶、代繳稅服務138萬戶、代發工資服務46.74萬戶。構建覆蓋廣泛、專業高效的線下普惠金融服務網絡,本行約1.4萬家網點可開展普惠金融服務,已掛牌普惠金融特色網點2,800餘家。迭代優化產品服務體系,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涉農客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客群、供應鏈上下游客戶等普惠群體的特點和需求,提供更快匹配、更廣覆蓋的產品服務。組織開展小微科技金融專項行動,應用“科創雷達”、科創評分、專利估值等平台工具,加大普惠型科技企業服務力度,推廣“善科貸”“善新貸”等產品,貸款餘額突破1,500億元,增幅超35%。“跨境快貸”系列產品累計為小微外貿企業提供融資支持421.03億元。深化農戶金融供給,積極服務鄉村普惠客群,“裕農貸款”餘額突破3,400億元,增幅超20%。運用“集體信用貸”等創新產品支持普惠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貸款餘額168.89億元,增幅11.29%。供應鏈普惠貸款餘額2,336.0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35.20億元;服務普惠鏈條客戶13.34萬戶。

養老金融

本集團錨定“養老金融專業銀行”目標,進一步完善系統化、體系化組織推動體系,成立“養老金融部”,建立養老金融條線,加大統籌推進力度。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從業務規劃、客戶營銷、場景拓展、產品服務、渠道建設等維度,奮力打造養老金融領跑優勢,全面推進養老金融服務體系落地見效。

養老金金融方面。第一支柱,穩步拓展社保卡業務,著力提升客戶用卡體驗。第二支柱,企業年金業務提質拓面,“受託攻堅戰”初顯成效。建信養老金二支柱資產管理規模6,540.65億元,較上年末新增4.31%,母子協同拓展年金客戶較上年末新增53.96%。第三支柱,在全國範圍積極推廣個人養老金制度,開展線上線下投教活動,“養老中國行”主題活動累計開展百餘場,幫助客戶強化養老規劃意識。持續優化養老財富管理服務,完善個人養老金產品貨架,個人養老金可售產品超250只。豐富“健造”個人養老產品系列,提升集團子公司產品競爭力。

養老產業金融方面。將養老產業納入信貸優先支持行業,提供差別化支持政策,創新養老服務貸款產品,引導信貸資源向養老產業傾斜,養老產業貸款規模同業領先。啟動覆蓋“養醫學樂為”五大場景的頤養服務體系建設,設立首支養老科創產業基金,全方位支持健康產業、養老產業、銀髮經濟發展。養老服務金融方面。創新推出股權激勵、補充醫療等“安心”系列產品,滿足企業補充養老與員工健康管理需求。全面提升線上線下適老化服務水平,聚焦產品權益、適老服務、養老投教、養老微生態等四大特色開展創新實踐,“健養安”養老金融特色網點擴容升級至222家。圍繞穩健投資、終身現金流和健康保障等需求,構建養老客群綜合服務體系。

數字金融

本集團制定數字金融業務發展2025年行動計劃和三年行動方案,持續夯實各項轉型基礎,推動各業務領域的數字化能力提升。持續深化金融大模型能力建設,實現推理效率倍增及日均調用量同比增幅96.96%,累計賦能授信審批、智能客服、“幫得”個人客戶經理助理等274個行內場景。持續拓寬數據共享渠道,推動數據成果嵌入業務流程系統,進一步發揮數據要素價值。系統性提升手機銀行渠道服務、系統支撐、金融產品三大基礎能力,強化手機銀行和“建行生活”的“雙子星”線上經營主陣地作用,堅持“流量規模—流量質量—價值變現”經營路徑,推動流量高質量增長,“雙子星”用戶總數達5.33億戶,“雙子星”月活用戶達2.43億戶,同比增長14.40%,“雙子星”當年金融交易用數佔比同業領先。紮實落地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推進高質量發展,累計消費筆數5.22億筆,累計消費金額1,048.47億元。助力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截至2025年6月末,按中國人民銀行口徑,本行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餘額8,523.77億元,較年初新增1,009.77億元,增幅13.44%,高於全行各項貸款增幅。

資料來源: 建設銀行 (00939)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展望2025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地緣政治局勢和世界經貿前景仍有較大不確定性,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同時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保持平穩發展。

中國銀行業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宏觀政策將持續發力、適時加力,落實落細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分釋放政策效應。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在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擴大消費需求。高質量推動“兩重”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擴大有效投資。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支柱產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以上將為銀行業穩健發展提供良好外部經營環境,為進一步拓展客戶和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創造商機。同時,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銀行業經營形勢依然錯綜複雜,本集團將正確把握形勢,積極作為,有效應對。

下半年,本集團將持續健全增強服務國家建設、防範金融風險、參與國際競爭“三個能力”長效機制,將其作為本行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牢固樹立正確經營觀、業績觀和風險觀,堅定不移推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重點推進以下經營管理工作:一是主動作為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以優質綜合服務滿足實體經濟合理融資需求,真正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保持信貸和債券投資總量合理增長,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服務。發揮特色優勢,著力提升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質效,全力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先進製造業服務力度,切實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質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應低利率環境客戶財富管理需求,提升個人客戶全球資產配置能力。二是進一步加大重點戰略支持力度。服務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助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強化對投資的融資保障,有效服務“兩重”“兩新”,聚力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服務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紮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力支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做好穩外資穩外貿金融服務,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綜合金融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三是堅持統籌協調發展理念。統籌當前和長遠,在發展中推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穩總量的基礎上,把調結構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強化全面成本管控,保持關鍵指標均衡協調。四是堅守築牢風險合規防線。切實增強防範金融風險能力,強化風險防控的責任擔當,堅持穩字當頭、增強系統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資料來源: 建設銀行 (00939)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