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651.15 366.61
  • 國企指數 6269.76 149.39
  • 上證指數 3088.64 35.74
08132 百能國際能源
即時報價: 0.115 -0.001 (-0.9%)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3/20213/20223/2023
營業額11157603
毛利191819
EBITDA-16107-23
EBIT-20103-29
股東應佔溢利-38105-31
每股盈利-0.100.05-0.01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0.350.010.00

主要從事:(i) 買賣成品油及化工品業務;及(ii) 電源及數據線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09月30日六個月止

於本中期期間,本集團主要從事下列業務:(i)買賣成品油及化工品業務;及(ii)電源及數據線業務。

就地區市場表現而言,美國及中國為本集團未經審核收入總額分別貢獻約4.5%(二零二二年:約6.5%)及約95.2%(二零二二年:約91.8%),而餘下約0.3%(二零二二年:約1.7%)則來自其他市場。

買賣成品油及化工品業務

本集團把握國家碳中和與碳達峰倡議的機會,立足於清潔能源產業鏈,主動推進清潔能源貿易業務,積極對接上游天然氣氣源資源,開發下游客戶市場,將清潔能源的供應和需求相匹配,為上游單位提供業務穩定、用氣持續的下游客戶;為下游客戶提供用氣保障能力強、具有成本競爭力的天然氣產品,以達成天然氣貿易業務,獲取貿易交易利潤。目前本集團天然氣貿易業務主要包括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液化天然氣」),以境內貿易為主,在合適的條件下,積極開展國際業務。

管道天然氣貿易業務採取氣進氣出的模式,通過與大型油氣央企以及地方煤層氣生產商、頁岩氣生產商等氣源供應商採購,結合市場需求情況,安排輸送計劃並實施;通過國家管網及各地方管網輸送,由下游客戶在所在地管網分輸站接收,管道天然氣主要供應城市燃氣分銷商,滿足城市燃氣使用者的用氣需要。

液化天然氣貿易採取液進液出的模式,從液化天然氣生產廠家採購,以現貨採購模式,根據市場價格變動確定採購價格,採購後通過液化天然氣低溫槽車運輸,將液化天然氣從儲運場站運輸至包括液化天然氣氣化站、分散式液化天然氣瓶組站以及加注站等終端供應站,滿足下游客戶的用氣需求,用戶主要包括城市燃氣公司、工商業企業等客戶。

於本中期期間,本集團來自銷售天然氣的未經審核收入增加約66.2%至約209,900,000港元(二零二二年:約126,300,000港元)。增加乃由於買賣成品油及化工品業務擴充所致。

電源及數據線業務

電源及數據線業務的三個主要產品組別為:(i)手機及個人護理產品的電源及數據線;(ii)醫療控制裝置;及(iii)家用電器電源線及插座。各產品組別均有其本身產品類別。於本中期期間,本集團製造超過40種手機及個人護理產品的電源及數據線,以及超過450種家用電器電源線及插座。本集團亦參與組裝及銷售醫療控制裝置(主要供醫院病房病人使用)及相關配件。

於本中期期間,本集團來自電源及數據線業務的未經審核收入減少約15.9%至約19,500,000港元(二零二二年:約23,200,000港元)。減少乃由於競爭加劇及多功能電線以及無線連接更為普及,令傳統電線需求減少。

資料來源: 百能國際能源 (08132)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09月30日六個月止

於本中期期間,儘管環球經濟復甦的步伐加快,但經濟尚未全面回復至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前的水平。環球疫情防控工作不一、經濟復甦步調各異、政治及經濟博弈情況加劇以及貨幣政策不確定均令不明朗因素增加。

中國政府承諾在二零三零年實現碳達峰並在二零六零年前實現碳中和。作為能源消費大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根本之策是轉變能源行業發展方式,利用科技創新,加快推進清潔能源轉型和替代,提高能源效率,減少對大氣及環境的影響。

本集團作為新興的能源企業,以「清潔能源、科技創新、造福民生」為企業使命,聚焦於清潔能源產業鏈發展,敏銳利用前沿科技的研發應用,探索和推動能源科技的產業化,對接和整合國內外優質項目資源,實現資本、科技、業務、經營管理高效協同,在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能源安全數字技術等領域發力,建立本集團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具有行業影響力、受人尊敬的能源科技企業。

本集團將透過投資或收購目前從事能源業務的公司或就能源項目進行投標或報價的方式,繼續尋求進一步發展能源業務的其他機會。董事認為,有關策略將使本集團能夠利用其經驗並鞏固其在能源業務中的地位,以實現可持續增長並為本公司股東(「股東」)帶來最大回報。

資料來源: 百能國際能源 (08132)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