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8475.92 268.79
  • 國企指數 6547.29 110.20
  • 上證指數 3104.82 8.22
06638 壹賬通金融
即時報價: 0.670 +0.080 (+13.6%)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4,1324,4643,668
毛利1,4371,6351,349
EBITDA-1,105-781-229
EBIT-1,543-1,083-441
股東應佔溢利-1,282-872-363
每股盈利-1.41-0.89-0.37
每股股息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3.162.79

主要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從事向金融機構提供雲端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線上信息服務及運營支持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我們是中國金融服務行業的商業科技服務提供商,亦在不斷拓展國際業務。我們向金融機構客戶提供「全方位」整合技術方案-包括數字化銀行解決方案及數字化保險解決方案。我們亦通過加馬平台向金融機構提供數字基礎設施。我們的解決方案及平台幫助金融機構加快其數字化轉型。我們認為「業務+技術」模式是我們的主要競爭優勢,也是我們持續贏得新業務並與客戶深化合作的驅動力。自我們成立以來,中國100%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98%的城市商業銀行、66%的財產險公司以及48%的人身險公司已使用我們至少一種產品。

於2023年2月,中國政府發佈《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數字發展規劃》」)。根據《數字發展規劃》,建設數字中國對推進中國數字化時代現代化至關重要,為國家競爭力發展新優勢提供堅實支持。《數字發展規劃》包括支持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以及數字技術在多個領域(包括金融領域)的應用。金融機構在其戰略計劃中日益擁抱數字化轉型,並加大在此方面的投資。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預測,預計到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將超過人民幣60萬億元(8.84萬億美元)。

於2023年,我們繼續改善經營,大幅減少虧損及維持資金充裕。我們的總收入同比減少17.8%至人民幣3,667.5百萬元。儘管如此,歸母淨虧損同比收窄58.4%至人民幣362.7百萬元。

優質+客戶數1由2022年同期的221家同比減少至208家,主要原因是銀行業務恢復速度低於預期導致數字化銀行板塊客戶減少所致。儘管如此,我們持續踐行第二階段戰略,推進「客戶深耕」,進一步整合和升級產品,拓展金融服務生態及境外市場。

數字化銀行

我們的數字化銀行通過數字化零售、數字化信貸、數字化經營三大整體解決方案服務銀行業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需求,依託「業務+技術」解決方案,助力銀行驅動業務增長、降低經營風險、提升管理質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利用該等全面解決方案,銀行可以增強其整體數字化能力,為客戶提供卓越服務。

數字化零售解決方案,結合當前銀行零售業務發展趨勢,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向銀行客戶提供數字化轉型諮詢服務以及客戶管理、產品管理、渠道管理相關的系統解決方案。我們的數字化轉型諮詢服務協助銀行客戶制定零售數字化轉型發展藍圖。通過客戶經理管理工具、營銷管理平台及財富管理平台等產品,以數字化手段幫助銀行實現更加精準的客戶營銷、更加有效地滿足高淨值客戶資產配置需求,更加快捷、高效地觸達客戶,從而實現零售業務高價值增長。

數字化信貸解決方案是一套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其涵蓋了從端到端的全面信貸管理系統,到上化的信貸業務系統,以及與之配套的運營服務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針對對公信貸、中小型企業(「中小企」)信貸業務場景,為銀行客戶提供覆蓋信貸業務全產品、全流程的管理系統,協助銀行有效提升信貸管理效率。通過利用AI、大數據分析和智能算法等尖端技術,我們幫助銀行在信貸業務不同環節搭建場景規則模型,幫助銀行精準識別風險信號,實現前瞻的風險預測、預警,有效提升主動風控能力。此外,我們還協助銀行搭建上普惠信貸業務系統,並配套提供金融產品的行內外營銷體系,提升銀行獲客能力。

我們的數字化經營解決方案面向銀行管理部門提供包括全面經營分析、資產負債管理、定價管理、資本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管理、績效管理、合規管理在內的一系列經營管理解決方案,幫助銀行制定發展戰略、洞悉經營現狀、準確計量成本、合理配置資源、強化績效考核、規避合規風險,打造經營管理「超級大腦」,實現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此外,我們還為政府及監管機構打造數字化金融服務及智慧金融監管平台,助力提升金融普惠,優化金融市場風險防控。

2023年,我們有序推動產品升級迭代,數字化零售、數字化信貸、數字化經營各產品進一步豐富應用場景、升級算法模型、提升系統兼容、優化架構體系,努力提升客戶體驗,強化應用效能及增強整體實力。

‧信創升級不斷深入。我們自主打造的智能化、決策型「超級大腦」產品新增多項信創認證,可適配市場主流數據庫及中間件,信創能力引領行業發展。「超級大腦」信創方案在18個大型國有行、股份行、城農商行、省聯社信創升級項目上落地,為多家銀行在經營決策、資金定價、資負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撐。

‧產品能力備受認可。我們的數字化銀行解決方案屢獲市場認可,全年斬獲多個重要市場獎項。2023年,由我們與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聯合建設的「金融數據隱私計算平台」從近500個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獲人民銀行2022年「金融科技發展獎」二等獎。此外,我們的金融風險智能預警系統獲2022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我們的普惠金融數字信貸平台獲2023年度銀行家普惠金融科技創新優秀案例。智能信貸一體化平台獲長三角2022年中國金融科技最佳供應商獎。

‧標桿客戶頻繁落地。2023年,數字化銀行解決方案在頭部銀行客群滲透不斷深入,與16家政策性、國有、股份制銀行展開新項目合作,有效助推數字金融縱深發展。我們的數字化零售解決方案為某股份制銀行提供客戶經營決策諮詢。此外,財富管理突破2家萬億級大行,服務資產管理規模超1.4萬億。數字化信貸系統落地某民營銀行,簽約金額逾千萬。數字化經營「超級大腦」標桿持續落地,簽約7個大型銀行客戶,持續驅動銀行智慧經營。此外,2023年,我們為某境外交易所打造的首次公開發行(「I P O」)智能結算平台正式用,助力該交易所大幅提升市場效率,有效降低市場風險,進入IPO數字化全新時代。

數字化保險

在數字化保險板塊,我們的解決方案是幫助保險公司將整個保險過程數字化,幫助其處理營銷、客戶管理及理賠事宜。我們亦為客戶提供服務管理平台。我們於數字化車險解決方案以及數字化壽險解決方案項下提供該等服務。

數字化車險解決方案幫助保險公司降低成本、打擊欺詐性理賠及提高服務質量。該解決方案結合了AI及先進分析能力與服務等技術,數字化及自動化整個理賠流程-提出理賠、查勘定損、道路救援及零部件採購。2023年,我們在車險理賠的基礎上,新增補足前端承保產品能力,推出車險「理賠+承保+服務」的端到端車險解決方案。與此同時,我們的解決方案範圍首次由車險延伸至其他財產險領域,籍此我們與一家領先合資物業保險公司建立全新合作。

我們的數字化壽險解決方案主要幫助保險公司提高銷售過程中的效率、風險控制及客戶體驗、出單、保單理賠及客服服務。於2023年3月23日,憑藉源自大規模業務應用案例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我們與擁有179多年歷史的全球知名保險公司英國耆衛保險公司(「耆衛保險」)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利用雙方在金融市場深厚的技術專長及豐富的本地化經驗,推動壽險業務的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是耆衛保險以客戶為中心戰略的優先事項,耆衛保險已在其運營中開展了多年的數字化嵌入之旅。我們的「全能代理人解決方案」有效促進潛在客戶轉化,在增員、培訓、展業及客戶經營等多模塊實現提質增效,加速數字化進程。

於2023年12月初,本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崇鋒先生及首席技術官李捷先生參加了耆衛保險年末董事會會議,並就「綜合金融」等課題做了深度分享和交流。透過與耆衛保險的戰略合作,我們在南非市場開拓上取得亮眼成績,及該合作將為南非保險代理人帶來數字化新體驗,加速其在數字時代的融合與發展。未來,我們將繼續利用我們在數字金融的先進技術、創新理念及於數字化轉型方面的經驗,並結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平安集團」)30多年的經驗與技術創新,為耆衛保險打造更多適用於南非市場的優質解決方案。

2023年,壹賬通金融科技(香港)有限公司(「OCHK」)與香港領先的保險機構香港立橋人壽保險公司(「立橋人壽」)訂立營運協議,斬獲香港保險業首單。該合作為我們開拓香港保險業市場打下堅實基礎。此次合作不僅展現了OCHK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專業能力和市場影響力,同時也體現了立橋人壽對我們的解決方案及經驗的高度認可。

立橋人壽作為香港領先的保險機構,一直為其客戶提供優質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此次業務開拓的一個亮點是其速度和成功率。我們結合豐富的壽險解決方案和境外項目交付經驗,通過拳頭產品「全能代理人」、「保險中台」的強大功能模塊,快速配置組裝,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僅使用一個月時間便與立橋人壽達成合作。該項目將為立橋人壽重塑代理人出單流程,為其提供完備的代理人上化作業,助力立橋人壽提升代理人上服務水平和綜合作業效率。

加馬平台

我們的加馬平台整合了一系列可廣泛應用於金融服務業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AI客戶服務以及技術基礎設施,包括開放平台及金融雲。

在AI客戶服務板塊,我們的智能語音服務包括我們獲獎的AI技術的模塊,支持金融機構提供客戶服務,幫助其減少員工人數需求並提高其客服中心的效率。我們的智能語音服務不僅僅具有先進的AI語音底層引擎和機器人平台技術,更具備豐富的金融場景和數據模型(例如金融場景對話流程圖、ASR語音識別、NLP意圖理解),可以將A I金融場景、流程、訓練方法論標準化,並賦能金融機構更快速地推廣AI遠程業務、提升AI使用效果、降低運營成本。

於2023年,智慧語音服務結合加馬平台的人臉OCR等視覺引擎、前端風控應用等能力,打造出新的產品-數字人面審,並在某領先汽車金融公司成功上線,不但為其提升效率、降低風險,還通過智能化人機交互提升用戶體驗。

同時,加馬平台在經營和新客戶獲取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包括在公共服務運輸及汽車等行業的數個頭部企業大客戶。

拓展境外市場

我們持續擴展境外業務,並在近年獲得強勁增長,尤其是香港和東南亞市場。

於2023年,平安壹賬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平安壹賬通銀行」)的總收入同比增長37.0%至人民幣145.9百萬元,而其客戶貸款及墊款同比增長18.3%至人民幣19億元。有關我們於2023年11月簽訂的有關出售平安壹賬通銀行及其原因的股份購買協議詳情,請參閱下文「管理討論與分析-重大收購及出售事項」一段。

於2022年,我們的附屬公司平安金融壹賬通徵信服務(香港)有限公司正式被評為多間個人信貸資料庫模式下的一家指定徵信公司(「徵信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們的徵信公司基本完成60多家授信方的初始數據落庫、數據清洗及數據驗證工作。與此同時,徵信公司在個人徵信產品、中小企信貸平台及跨境信貸產品的開發上也取得巨大進展。我們的徵信公司將致力於通過獨特的業務場景及數據源,持續打造核心徵信產品體系,為香港金融機構提供全面的徵信服務。徵信公司將繼續專注於產品開發、系統建設,並不斷探索大灣區的商機。

我們從2018年開始佈局東南亞業務,以進軍百億級的東南亞金融數字化轉型市場,專注於針對東南亞金融機構的數字化銀行解決方案。我們在東南亞的客戶包括中小型地方銀行及大型金融機構,如三家地區頂級銀行、十二家頂級本地銀行以及兩家世界頂級保險公司。憑藉智慧借貸平台及核心系統等旗艦產品,我們幫助銀行提升服務效率及質量,並降低風險與成本。

於2022年,我們首次開闢進入中東市場,幫助開發阿布扎比全球市場(ADGM)的中小企融資平台。

自2023年4月以來,我們已進一步與SB Finance推進深化合作,幫助SB Finance提升產品交付效率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此次合作也是雙方建立長期緊密戰略合作關係的重要里程碑。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們已將境外業務擴大到20個國家及地區,覆蓋超過185名客戶。

資料來源: 壹賬通金融 (06638)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展望2024年,我們將繼續踐行深化客戶深耕的二階段戰略,專注於服務優質+客戶及產品整合。

考慮到數字化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機構越來越多地採用數字化轉型,為金融技術解決方案的擴展創造了更多前景。我們仍然看好第三方收入的潛在增長。此外,我們預計虧損將大幅減少,印證了我們為改善財務狀況所做的積極努力。

在產品整合方面,我們致力於不斷增強我們的解決方案,包括納入全新、經過嚴格測試且於平安集團內部證明其有效性的產品模組,以此為我們的尊貴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賦能。再者,我們將竭力推進產品標準化,優化交付效率,並在整個過程中提供全面的數字化轉型服務,確保為客戶提供卓越服務。

在擴大優質+客戶群方面,我們將加強基本客戶服務,同時通過單一產品及多產品交叉銷售創造可持續收入。此外,我們將加快拓展新客戶,包括繼續擴大我們的境外業務並建立新的客戶關係,以提高我們的市場覆蓋面,並使我們的客戶群多元化。

此外,我們對研發投資的承諾依然堅定不移。我們將戰略性地分配資源,以改進解決方案中使用的技術與應用。通過將單一模組產品整合到更全面的解決方案中,我們旨在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效益。

作為我們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繼續探尋與政府機構及行業夥伴的合作關係。於境外業務方面,我們將繼續在發現大量且未被滿足數字化轉型的境外市場尋找機會,以延伸我們在中國經驗證解決方案。

我們堅信,經濟刺激措施的實施無疑將在較長時期內為中國經濟注入活力。然而,我們承認,我們的業務將在短期內需要一段時間方可完全恢復。於2024年,我們將繼續保持謹慎的態度,優先增加來自第三方客戶的收入,提高利潤率。

資料來源: 壹賬通金融 (06638)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