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6441.21 53.05
  • 國企指數 9387.82 22.88
  • 上證指數 3879.28 8.69
00003 香港中華煤氣
即時報價: 7.100 +0.010 (+0.1%)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60,95356,97155,473
毛利21,64521,97523,108
EBITDA12,3206,13911,607
EBIT8,7952,5978,039
股東應佔溢利5,2486,0705,712
每股盈利0.280.330.31
每股股息0.350.350.35
每股資產淨值3.283.213.08

主要業務為在香港及中國內地從事燃氣生產、輸送與銷售、供水,以及經營新興環保能源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公用業務

香港公用業務

由於年初氣溫較去年同期為低,住宅燃氣銷售量錄得209百萬兆焦耳升幅。同時,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動旅遊業及本地消費,市道得以提振。此外,集團期內完成多個為甲級商廈、體育場館、酒店、醫院安裝燃氣設施的大型項目,皆有助抵銷部分因港人外遊或北上消費造成的影響。

截至今年6月30日,本港燃氣銷售量為14,935百萬兆焦耳(等值天然氣約4.3億立方米),同比基本持平。客戶數目約204萬戶,較2024年底增加超過5,000戶。隨著集團積極配合並參與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預期未來將進一步推動售氣量增長。

集團積極推動燃氣抽濕系統應用,有助商業樓宇大幅減低製冷能耗的佔比,進一步推動低碳營運。目前,該套燃氣抽濕系統已應用於中環The Henderson、仁安醫院、新落成的酒店以及啟德體育園等多個地標項目。

集團利用燃氣發電機同時生產熱能及電能的熱電聯供系統,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成效顯著。繼大埔那打素醫院成為全港首個採用該系統的醫療機構後,北區醫院擴建項目亦將引入「冷熱電三聯供」系統,透過燃燒沼氣發電,過程中產生的熱力及蒸氣用於醫院的醫療消毒、洗滌及病人洗澡等服務。預計該系統每年可為用戶節省港幣500萬元能源開支,並減少3,900噸碳排放。

期內,集團繼續與飲食業界緊密合作,鼓勵提升專業爐具效能,同時協助內地餐飲業開拓香港市場。

內地公用業務

城市燃氣方面,面對關稅問題影響,經濟環境及北方暖冬等因素挑戰,上半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下跌了0.9%,然而,集團售氣量維持平穩。儘管內地房地產市道持續低迷影響接駁業務,上半年城市燃氣客戶數量仍增加98萬戶。同時,通過積極推動順價工作,燃氣價差提升8%至每立方米0.54元人民幣。

集團積極拓展存量市場,以節能改造為切入點,推動燃氣替代蒸氣、電力和燃油等其他能源。上半年新開發大型工商客戶達75個,新增年用氣量規模2.4億立方米。例如,集團在江蘇、浙江等地推動印染行業染缸直燃換熱改造業務,為用戶節能超過20%。在電改氣領域,集團與設備製造商深度合作,在工業熱風烘乾、商業洗碗碟機等應用場景進行技術改造,充分發揮燃氣在效率、成本和環保方面的綜合優勢,成功拓展市場。

「燃氣+」業務方面,集團重點拓展工商業客戶節能改造、公共機構能源託管、產業園區綜合能源等業務領域。憑藉依托城燃企業的安全與技術優勢,集團發展工商業燃氣維保服務的業務。

內地公用業務整體表現穩健。城市燃氣業務利潤同比基本持平;中游業務雖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利潤有所回調,但集團通過精細化調度及費用控制積極減低影響。水務及環境業務受益於售水量增長及成本優化,利潤實現增長。

氣源業務

集團氣源板塊在為港華300多家城燃企業保供降本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包括以「統談分簽」方式,由集團直接與上游洽談供氣及價格的模式,達至港華城燃企業利益最大化。

集團已落實每年總量150萬噸的國際進口液化天然氣長期協議,將從2027年開始陸續執行,首批合同約為50萬噸,有效降低下游合資公司採購成本。同時,氣源板塊還將加快自有氣源開發。

集團位於江蘇常州的金壇儲氣庫,於今年上半年已經進入多庫同步運作新階段。作為一座市場化的應急調峰庫,金壇儲氣庫靈活度高,氣源板塊積極與上游公司合作,充分發揮了該資產的靈活調度能力,提升整體應急保供和市場調峰的效率。

增長型業務

可再生能源業務

國家層面一系列利好政策,進一步規範和優化可再生能源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營商和競爭環境,與集團業務優勢高度契合。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團及附屬公司港華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港華智慧能源」,股份代號:1083.HK)已在全國24個省級地區落實128個零碳智慧工業園區;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新增併網0.3吉瓦,裝機規模達2.6吉瓦,較2024年底穩步增長;工商業儲能累計簽約規模達775兆瓦時,累計併網260兆瓦時;2025年上半年,集團光伏售電量增長44%至11.8億度,電力交易結算規模增長14%至36.4億度,市場影響力持續擴大。

在業務模式創新方面,集團大力發展「能源即服務」(Energy as a Service, EaaS),構建「光伏+儲能+售電」一體化的減碳業務模式,有效應對可再生能源電價市場化波動帶來的挑戰。

同時,集團持續深化「資產管理規模」(Assets under Management, AuM)策略,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以分散投資風險、降低資本開支壓力。今年上半年,集團成功發行「零碳智慧2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類R E I T」)產品,融資約4.7億人民幣,進一步增加現金流,並計劃於下半年繼續發行類REITs產品,未來亦將繼續構建多元化融資渠道,加大可再生能源業務的投入。

科技創新方面,集團加大能源科技平台投入,對旗下智慧能源生態平台進行全面升級,結合前沿技術優化交易算法,通過人工智能(「A I」)技術實現資產管理精細化、交易策略科學化,提升項目投資回報率。

可持續航空燃料

期內,由集團孵化並作為戰略股東的怡斯萊(EcoCeres, Inc.)與英國航空(BritishAirways)達成多年期可持續航空燃料(SAF)供應協議。此合作將幫助對方減少約40萬噸碳排放量,相當約24萬名經濟艙乘客往返倫敦和紐約的總排放量。

怡斯萊位於馬來西亞的新廠房將於年內投產,其每年總產能超過40萬噸。

綠色甲醇

經過兩年的市場耕耘,集團綠色甲醇產品成功獲得認證並廣受市場肯定,業務進入成長期,已收獲不少訂單,部分已於今年上半年開始付運。全年銷售量預計可達2萬噸。

今年上半年,集團完成與佛燃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的新投資平台VENEX,各自持股50%,集團將會把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綠色甲醇廠(內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注入VENEX以擴大產能,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佛山市新建廠房,第一期產能為20萬噸,預計2027年投產。

同時,集團積極擴大合作「朋友圈」,先後與新加坡環球能源貿易有限公司、新加坡船用燃料供應商Golden Island Pte Ltd、太平洋航運集團有限公司、荷蘭皇家孚寶集團以及香港特區政府等合作拓展供應鏈和分銷業務。

氫能

憑藉粵港澳大灣區優勢,集團大力發展氫能在交通、地盤發電等領域的示範項目。

在香港發展的氫能業務包括氫能發電,以及為建築地盤等場景提供新能源發電一體化解決方案。現時集團與香港科技園合作的全港首個公眾電動車自動氫能充電項目已經啟動,並將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在港舉行的高爾夫球賽事場地提供氫能發電。

集團位於將軍澳堆填區擴展部分建設的本港首個綠氫項目,預計在2026年竣工投產,屆時通過收集堆填區生物沼氣,每天可轉化產生330公斤綠氫。

延伸業務

集團旗下名氣家在2024年將內地與香港業務一體化後,獲得眾多投資者關注,於今年上半年完成首輪戰略融資4,500萬美元。所募資金將助力名氣家快速實現全國規模化發展,提升產品力和服務力,全面應用AI技術升級IoT等數字化平台能力,為4,500萬個家庭燃氣用戶提供更優質服務。

智慧廚房業務深耕「以舊換新」帶來的機遇,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25%;家財綜合險在保險業務的銷售佔比提升至50%。在香港,集團亦精選優質「白色家電」,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品味家居生活選擇。

資料來源: 香港中華煤氣 (00003)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面對外部複雜環境,包括關稅單邊主義等因素,影響了全球供應鏈和物價。集團積極部署,審慎理財,致力把資本投資維持在低水平、出售非核心資產,同時透過加快重組,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以繼續保持集團穩健向前。

展望下半年,預期訪港客量將帶動酒店和主題樂園等的用氣量;而整體氣溫上升以及市民離港消費則影響燃氣需求。預期全年香港售氣量同比基本持平。

內地方面,經過三十年的經營,集團於內地城市燃氣管網的發展已趨成熟,預料資本投資額可降低,總體而言,集團將繼續循輕資產的模式發展。今後將致力加強以科技優化日常營運,善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人員結構,提高員工客戶比例以釋放人力資源,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當前全球環境及氣候正面臨嚴峻挑戰的大背景下,集團的可再生能源及「海陸空」綠色燃料產業,將成為業務發展的主力軍和利潤增長點。可再生能源方面,集團將繼續以集投資、建設、運維於一體的商業模式,發展「光+儲+售」服務,有效應對行業挑戰。與此同時,集團將繼續大力發展「海陸空」三個領域的綠色燃料產業。其中,位於內蒙古的綠色甲醇生產廠注入新平台後,預計產能和銷售渠道將有大幅提升,同時航運公司陸續將有符合國際減排規定的新船下水,勢將拉動對綠色甲醇的需求量。可持續航空燃料方面,隨著愈來愈多國家制定更高的環保燃料使用要求,需求將趨向剛性。氫能方面,集團將繼續拓展香港和內地的應用場景,包括大力發展為建築地盤及偏遠地區提供氫能發電方案。

集團的策略和目標,是保持公用事業繼續穩健推進,以增長型業務作為發展新動力。

因此,集團將進一步優化現金流管理以發展業務和防範風險,同時充分發揮人才、技術、市場優勢,致力實現利潤快速增長,積極回饋持份者的信任與支持。

資料來源: 香港中華煤氣 (00003)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