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763.03 16.12
  • 國企指數 6273.75 9.11
  • 上證指數 3104.82 8.22
02558 晉商銀行
即時報價: 1.450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
毛利
EBITDA
EBIT
股東應佔溢利1,6861,8382,003
每股盈利0.350.350.38
每股股息0.120.110.11
每股資產淨值4.644.484.68

主要業務為提供公司及個人存款、貸款及墊款、結算、金融市場業務及中國銀保監會批准的其他銀行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的主要業務條線涵蓋公司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及金融市場業務。

公司銀行業務方面,本集團聚焦政府、機構類客戶,以及優質的行業、產業客戶,通過加強政銀合作、豐富貿易金融產品、深化公司金融團隊改革、加快投資銀行業務發展等措施,公司客戶管理水平得到持續提升;零售銀行業務方面,堅持「存款立行」理念,持續夯實個人存款基礎,推動信用卡、個人貸款、理財等業務快速發展,加快財富管理及數字化轉型進度,持續增強客戶服務能力,促進客戶價值提升,零售銀行業務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金融市場業務方面,主動調整債券及票據業務資產結構,積極擴大同業機構授信,加強交易對手管理。

公司銀行業務

本行將自己定位為山西省各級地方政府的金融管家和實體經濟的合作夥伴,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全力支持山西能源革命、轉型綜改,積極為山西省及各地市重點項目提供融資支持,持續為公司銀行客戶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及服務,包括存款、貸款、貿易融資、現金管理、匯款和結算、債券及票據服務等。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來自公司銀行業務的營業收入為人民幣3,922.7百萬元,同比增加2.6%,佔同期營業收入總額67.6%。公司銀行業務的營業收入增加主要原因一是本集團加大公司貸款投放力度,推動公司貸款業務不斷增加;二是本集團加大結算存款歸行,通過期限及結構調整,推動公司銀行業務營業收入的增長。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公司貸款總額為人民幣120,284.4百萬元,較2022年12月31日增加9.8%。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款總額為人民幣127,666.6百萬元,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8.7%。

本行持續提高服務公司銀行客戶的差異化金融產品需求的能力,大力發展投資銀行與供應鏈金融業務,亦重點發展以提升客戶體驗度為核心的智慧類線上產品,創新綠色融資方式,拓寬資金來源渠道,不斷優化業務結構,豐富產品組合,提高綜合服務能力。

零售銀行業務

依託對本地市場和零售銀行客戶喜好的深入了解,本集團不斷開發及推廣擁有良好市場認可的零售銀行產品及服務,在財富管理、客戶服務、渠道運營、產品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本集團向零售銀行客戶提供多種產品和服務,包括個人貸款、存款服務、個人理財、信用卡業務、基金、保險、國債等各項代理業務和匯款服務等。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來自零售銀行業務的營業收入為人民幣1,345.6百萬元,同比增加2.4%,佔同期營業收入總額的23.2%。零售銀行業務的營業收入增加主要是由於本集團不斷擴大存貸款規模,持續提升財富管理服務水平,推動零售銀行業務收入持續增加。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個人貸款總額為人民幣31,819.7百萬元,佔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的16.6%。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住房按揭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個人經營貸款及信用卡餘額分別為人民幣22,983.7百萬元、人民幣2,938.7百萬元、人民幣1,294.6百萬元及人民幣4,602.7百萬元,分別佔本行個人貸款總額的72.2%、9.2%、4.1%及14.5%。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個人存款總額為人民幣133,847.6百萬元,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1.5%。

依託優質服務,本集團的零售銀行客戶數量在報告期內進一步增長,從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3,164.0千人上升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3,313.0千人。經過多年深耕,本集團建立了覆蓋山西省省內中心城市的廣泛業務網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行實現了對全省11個地級市的網點全覆蓋,目前下轄153個營業網點,下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投資設立了清徐晉商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起成立了山西省內首家消費金融公司-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報告期內,在業務網點全覆蓋的基礎上,本集團致力於利用先進科技手段為客戶提供便捷的在線及移動金融產品和服務。報告期內,本集團持續豐富網上銀行的服務種類,通過技術升級來為客戶帶來差異化的使用體驗。此外,本集團通過整合優質資源,為省內高淨值人士提供專業性、綜合性的金融服務;私人銀行中心憑藉專業化的優質服務,榮獲2023年度金譽獎「卓越財富管理城市商業銀行」、「卓越區域服務私人銀行」獎項,並在第四屆中國私人銀行精英賽中,1名理財經理榮獲銅獎,7名理財經理榮獲優秀個人獎,2支財富管理團隊榮獲優秀團隊獎。

為打造本行私人銀行品牌形象,做好私行客戶的經營管理,私人銀行中心圍繞「升擢未來」、「升享尊貴」、「升生之道」、「升鑑不凡」服務體系,積極探索與自身發展戰略、規模及管理能力相適應的私人銀行發展模式,深耕家族財富規劃服務市場,打造差異化、特色化私人銀行業務品牌,加快推進本區域私人銀行業務持續穩健發展。

金融市場業務

本集團的金融市場業務主要包括於銀行間市場進行的同業拆借交易、回購交易、債券投資和買賣。該分部還對本集團流動資金狀況進行管理。

報告期內,本集團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變化,把握金融市場政策走向,加強對市場行情的監控和分析,抓住業務發展機會,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合理制定投資策略,不斷優化投資組合,降基金,調結構,同時積極開展創新業務,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金融市場業務。

金融市場業務繼續以流動性管理為核心,持續推進業務實施,保持風險防範及合規管理不放鬆,不斷提升市場活躍度及影響力,努力提升盈利能力。為繼續拓展本集團債券承分銷業務範圍和信用風險防控能力,本集團取得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核心交易商資格以及基礎類金融衍生產品業務資質,進一步提升了本集團規避和對沖風險的能力。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金融市場業務的營業收入為人民幣524.6百萬元,佔營業收入總額的9.0%,較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106.0百萬元上升人民幣418.6百萬元,主要是由於本集團優化資產負債結構,調整了金融市場業務資產的配置,淨收益水平有所增加。

銀行間市場交易業務

本集團的銀行間市場交易業務主要包括:(i)存放同業和同業存放;(ii)拆放同業和同業拆入;及(iii)買入返售和賣出回購交易,主要涉及債券及票據。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為人民幣2,356.7百萬元,佔本集團截至2023年12月31日總資產的0.7%。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拆出資金為人民幣13,674.4百萬元,佔本集團截至2023年12月31日總資產的3.8%。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為人民幣41,514.9百萬元,佔本集團截至2023年12月31日總資產的11.5%。截至同日,賣出回購金融資產為人民幣22,078.7百萬元,佔本集團截至2023年12月31日總負債的6.6%。

投資管理

本集團的投資管理業務主要包括債券投資和特殊目的載體投資。其中,債券包括中國政府、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的債券;特殊目的載體投資指對信託計劃、資產管理計劃及公募基金的投資。本集團在進行債券投資和特殊目的載體投資時,會考慮廣泛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本集團的風險偏好、資本消耗水準和相關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以及整體經濟狀況和相關監管發展,從而在風險和收益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債券投資總額為人民幣71,561.6百萬元,較2022年12月31日增加26.2%,主要原因是本集團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增加了對中國政府發行債券的投資額度。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特殊目的載體投資總額為人民幣10,148.9百萬元,較2022年12月31日減少69.6%,主要原因是本集團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對基金的投資規模進行壓降。

理財

報告期內,本集團積極拓展理財產品和服務,以便吸引理財需求及風險承受能力不同的更廣泛的客戶,有效應對利率市場化進程對傳統銀行業務的挑戰。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發行的理財產品金額為人民幣67,241.0百萬元,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下降46.4%,主要原因是本集團積極落實監管要求,對現金管理類等短期理財產品進行了相應改造,客戶申贖頻率有所降低。同時,受2022年末債市調整影響,部分客戶對市場信心恢復較慢,導致理財產品發行出現階段性減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擁有的理財客戶人數超過440,000名,較2022年底進一步增加。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所發行的非保本非保收益理財產品的未到期餘額為人民幣48,907.1百萬元,較2022年12月31日上升1.4%,主要原因是2023年末本集團客戶短期資金流動性安排的需求較大,短期開放式產品需求較高,導致總體規模在年末出現了小幅上升。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來自本集團所發行理財產品的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為人民幣204.4百萬元,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下降0.3%,主要原因是2023年存續理財日均規模較上年有所下滑,導致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同比略有下降。

債券分銷

本行投資銀行團隊通過債券分銷業務,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進一步發揮本行管理資本市場交易的強大實力,並擴大客戶基礎。

本行分別於2016年10月和2019年2月取得了承銷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意向性資格及B類資格,其中B類資格令本行可以在區域市場擔任主承銷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行分銷的債券本金總額為人民幣37,275.0百萬元,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上升31.4%,主要原因為本行大力發展信用債市場,投資人新增及分銷渠道的積極拓展。

小微業務

報告期內,本行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的決策部署,保持戰略定力、堅守市場定位,強化普惠金融服務,有力克服外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疫情影響尚未徹底消除等多重壓力,合理降低普惠小微貸款融資成本,有效推動本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行總部設置了普惠金融部(小企業金融部╱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4家太原直屬行及10家異地分行均設立了普惠金融部(小企業金融部)。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根據2023年「兩增」監管考核口徑,剔除了票據貼現和轉貼現業務數據)餘額為人民幣9,831 . 8百萬元,較2022年12月31日增加人民幣2,298.5百萬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客戶數3,701戶,較2022年12月31日增加421戶,實現了「兩增」目標。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3.81%,較2022年12月31日下降1.37個百分點,累放年化利率為4.17%,較2022年12月31日下降0.64個百分點,符合「兩控」監測要求。

數字化轉型

報告期內,本行以「發揮數據價值,賦能經營管理,實現可持續高品質發展」為轉型目標,以提升客戶體驗為中心,重點構建深度的客戶經營能力、持續的金融創新能力、敏捷的組織變革能力,為本行各項業務發展提供堅實支持。

報告期內,本行推動數字化轉型提速提質,作為重點內容納入考核範圍,配套建立專項資金投入、流程管理推進、項目落地執行、項目後評價「四項機制」,打造了新版手機銀行、遠程視頻銀行,通過建設數據資產管理平台實現了數據採集、存儲、應用和銷毀全生命週期的管理,通過構建三大業務條線標籤體系實現了從線索洞察、客戶畫像、經營策略到客戶服務的全流程數字化,隨著數字化轉型項目的陸續落地,逐漸形成推動本行發展新質生產力。

報告期內,本集團持續做強數據治理,讓金融服務的基礎性更加牢固。一方面精細化開展數據治理工作。制定數據質量提升方案,組織開展數據質量現場檢查,首次在本行範圍內組織開展了數據質量專項整改工作,並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另一方面體系化構建數據基礎能力,持續完善數據倉庫建設,持續加強外部數據管理和應用。

報告期內,為適配行內主要業務條線機構數字化轉型改革,打造與數字化轉型相適應的敏捷組織,提升融合創新工作效率,對敏捷團隊的組織形式、團隊管理及職責、成員組成及職責、團隊組建流程、敏捷項目事項預算審批流程、考核等流程進行進一步優化完善;另一方面向零售、公司、普惠業務條線分別派駐了科技專員和技術經理,負責團隊的日常管理及統籌管理該條線的項目建設,同時作為業務和科技融合溝通的橋樑,採用小步快跑、迭代實施的方式推進敏捷需求的快速轉化上線,對於市場的快速響應能力和創新產品服務能力均有大幅提升。

同時,本行聚焦數字化人才培養,通過參加多元化培訓和參與專案實戰鍛煉,不斷提升業數融合能力,營造有利於業務、數據、科技相向而行、相融創效的數字文化氛圍。

資料來源: 晉商銀行 (02558)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年,本行將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準安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加強黨的領導、支持實體經濟、堅持特色化經營、推動數字化轉型、強化人才支撐,奮力譜寫新時代新征程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資料來源: 晉商銀行 (02558)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