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651.15 366.61
  • 國企指數 6269.76 149.39
  • 上證指數 3088.64 35.74
01000 北青傳媒
即時報價: 0.390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188158201
毛利165.227
EBITDA-88-52-29
EBIT-93-54-33
股東應佔溢利-64-24-15
每股盈利-0.40-0.13-0.09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3.903.513.48

主要從事銷售廣告版面、報章製作、印刷以及印刷相關物料貿易。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之主要業務有三項:(1)廣告業務,該業務為融媒體廣告銷售、活動策劃及提供綜合服務;(2)印刷,該業務營業額包括來自北青物流安排印刷之刊物的印刷收入;及(3)印刷相關物料貿易,該業務為供應及買賣(其中包括)新聞紙、油墨、潤滑劑、菲林、預塗感光液版及橡皮佈等物料予包括商業印刷商在內的客戶。

二零二三年,中國經濟處於疫情後修復期,長期基本面穩定向好,內需拉動作用持續增強。從市場看,廣告客戶消費需求亦逐步釋放,伴隨科技發展帶來行業新變革,廣告行業復甦機遇與挑戰並存。

面對市場變化與挑戰,本集團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扭虧損、提質量」之戰略定位,積極推進業務轉型,通過資源整合和產業協同,多措並舉,完善經營生態:

一、夯基壘台,築實管理根基

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加強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全年修訂制度27項;推行薪酬體系改革,完善績效考核,持續優化人才結構,提質增效;搭建公司CRM客戶管理系統,實現廣告業務流程精益化管理,提升業務協同,夯實運營基礎。

二、強化能力,構建多元產業發展格局

一是完成戶外廣告佈局,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與京港地鐵及京港地鐵十七(京港地鐵之全資附屬公司)分別訂立《北京地鐵四號線、大興線主要廣告資源廣告發佈獨家代理經營協議》和《北京地鐵十七號線北段主要廣告資源廣告發佈獨家代理經營協議》,分別獲授予獨家權以使用及營運北京地鐵四號線及大興線、北京地鐵十七號線北段之主要廣告資源;同時,取得銀泰—國貿地鐵C口部分戶外資源獨家代理權,業務轉型初見成效。

二是透過附屬公司北青社區傳媒,聚焦新媒體運維業務,為政府和企業客戶提供綜合性服務;植根社區,發揮基層媒體優勢,構建「一報多端全平台」媒體傳播矩陣,打造「北青社區報」和「北青社區HUI」平行品牌,定製個性化營銷活動,積極探索社區文化空間運營。

三是透過附屬公司北青創新文化,發力青少年素質教育領域,面向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科普研學、營地教育實踐等特色服務。目前擁有懷柔、順義、密雲等多處戶外營地,研發ToC類、ToB類、科研院校資源類、公益類、國際類、營地類等9大類共110項定製化產品,打造「青行」「青學」「青識」「青營」四個研學品牌,試水營地業務管理和營地教育課程內容輸出,發掘核心競爭力。

四是打造文體活動IP,成功舉辦「2023年FILA KIDS鑽石杯青少年網球挑戰賽(重慶站)」,形成可複製賽事模式;深度挖掘「在地球騎行」IP品牌潛力,成功舉辦「第二屆在京台胞青年騎樂北京」公益騎行系列活動,策劃「2024京張全季體育旅遊嘉年華」,通過活動策劃,積極推進現有IP落地,孵化新的騎行品牌IP,促進商業變現。

三、盤活資產,持續提升投資收益

二零二三年,透過《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委托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為本公司進行閑置資金管理,實現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人民幣8,895千元,年化收益率達5.36%(扣除業績報酬),以持續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有效利用閑置資金並實現保值增值;通過出租本公司閑置寫字樓房產和易貨房產,獲得租金收益人民幣6,747千元;加快銷售處置廣告易貨商品,減輕庫存管理壓力,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128千元。

四、排除隱患,著力化解歷史遺留問題

因企施策,積極推進劣勢企業處置,全年實現清理退出3家;分類梳理,加快公司歷史應收賬款催收進度,積極推進勝訴案件的強制執行;加強法治,逐步清理現存法律積案,健全法律事務管理體系。

二零二三年本集團之營業總收入為人民幣200,784千元,較二零二二年同期上升26.76%(二零二二年為人民幣158,397千元)。營業總收入增長主要由於(1)本公司附屬公司北青社區傳媒透過拓展融媒體宣傳及綜合服務類業務,二零二三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55,441千元,較二零二二年同期上升92.62%(二零二二年為人民幣28,782千元);(2)本公司附屬公司北青創新文化緊抓新冠疫情後市場復甦契機,穩步推進青少年研學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0,826千元,較二零二二年同期上升440.94%(二零二二年為人民幣3,850千元)。

二零二三年本集團之營業成本為人民幣171,661千元,較二零二二年同期上升13.75%(二零二二年為人民幣150,916千元)。二零二三年歸屬於本公司股東之淨虧損為人民幣15,320千元,較二零二二年同期減虧34.81%(二零二二年歸屬於本公司股東之淨虧損為人民幣23,500千元)。本集團持續實現減虧,得益於:(1)營業總收入增長人民幣42,387千元;(2)本公司有效利用閑置資金,透過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業務實現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人民幣8,895千元;及(3)本公司附屬公司北青社區傳媒扭虧為盈,二零二三年實現淨利潤人民幣4,060千元。

廣告業務

二零二三年,廣告市場恢復未及預期,傳統媒體持續受新媒體衝擊。儘管面臨嚴峻形勢,本公司立足於融媒體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媒體內容生產優勢,深入挖掘客戶個性化需求,加速廣告產品和能力升級,增加收入。二零二三年,本集團廣告收入為人民幣87,188千元,較二零二二年同期上升50.02%(二零二二年同期為人民幣58,116千元)。本公司廣告中心汽車、地產、教育等行業收入均有所增長,同時,本公司附屬公司北青社區傳媒廣告收入較二零二二年同期增長人民幣26,658千元。

二零二三年,本公司加快推進媒體數字化轉型和資源升級,聚焦管理、服務、產品、渠道多維度建設,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在廣告經營上採取以下四方面策略:

1、管理賦能,推動廣告業務轉型

一是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優化廣告中心組織架構,撤銷教育事業部和綜合事業部,新設業務發展部、戶外銷售部和戶外運營部;調整業務管理團隊,引入市場化人才,配合績效激勵,發力重點行業和領域,積極拓展廣告渠道;二是上線公司CRM系統,規範客戶管理、銷售管理、產品管理等業務模塊流程,有效提升內部控制和管理效率;三是開展多媒體平台廣告刊出監測,提供數據分析與資訊支持,加強技術創新,探索新業務增長點。

2、開拓全案代理營銷模式,提升服務效能

開展全案代理業務,提升廣告中心團隊營銷服務和項目執行能力,逐步弱化業務對媒體資源的深度依賴。地產事業部為首創城發集團「和園繁星」項目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全案傳播規劃,提供媒體發佈、視頻拍攝、活動策劃執行的全流程服務;金融事業部深挖郵儲銀行北京分行客戶需求,利用社區優勢資源,結合融媒體矩陣宣發,為客戶量身定製「青小郵」社區志願服務隊系列全案策劃方案,實現深度合作。

3、發力數字化轉型,加快自媒體產品開發

應對數字媒體廣告需求增長的市場趨勢,聚焦內容策劃,提升短視頻製作能力,加快自運營新媒體產品建設,在微信、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台打造《青車談》《青TIME》等系列短視頻自媒體賬號,提升現有客戶黏性,實現商業變現。其中,為客戶定製「新北京半島潮燃生活節」抖音挑戰賽,為期20天,話題播放量達15.7億,點讚數17.5萬,評論量超6,000次。

4、資源升級,拓展戶外廣告渠道

根據廣告市場研判,精準開發戶外廣告資源,成功取得北京地鐵四號線及大興線、北京地鐵十七號線北段之廣告資源廣告發佈的獨家代理經營權,以及銀泰—國貿地鐵C口戶外資源獨家代理權,打造更加豐富的產品矩陣,有效拓寬客戶類型,培育新的收入增長點。

上述舉措有助於實現本集團業務重心由傳統媒體向新媒體及移動互聯業務、戶外廣告業務的逐步轉移,有效提升本集團的市場競爭力,帶動本集團廣告業績的整體提升。

資料來源: 北青傳媒 (01000)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二四年,宏觀經濟政策預期穩中偏鬆,帶動消費逐步恢復,本集團各項業務所依託的市場環境有望持續改善。本集團將錨定「進退守試」戰略,聚焦業務轉型,加強資源整合與配置,全面優化收入結構,培育企業增長新動能。

二零二四年,本集團將在鞏固傳統優勢廣告業務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戶外廣告佈局,構建多元化廣告產品矩陣,探索科技與業務融合創新,提升自有能力,以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爭取更多市場份額。

二零二四年,本集團將持續發揮首創集團文體產業市場化拓展平台和北青報企業優質業務整合培育平台功能,憑藉上市公司平台優勢,透過資源協同和託管整合,打造複合型產業鏈:創新自有騎行IP運維與活動策劃,為品牌賦能;發揮社區媒體內容優勢,探索社區文化空間運營新模式;深耕青少年研學業務渠道,加強產品研發,打造國企特色研學品牌;深入拓展文創及科技領域資源,尋求產業合作契機,並適時開展資本運作。

二零二四年,本集團將全面夯實公司治理,聚焦制度、組織、人才三大體系建設,完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加速推進低效資產清退,通過提質增效,構築企業發展新勢能。

二零二四年,本集團將在鞏固現有業務的基礎上,抓住行業變革和社會經濟復甦賦予的機會,大膽嘗試,積極探索,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銳意成為中國一家擁有跨媒體市場拓展能力、領先同行的媒體集團。

資料來源: 北青傳媒 (01000)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