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721.62 437.08
  • 國企指數 6299.91 179.54
  • 上證指數 3087.13 34.23

9月13日 10:43

瑞通:恒指連跌6天後反彈500點 騰訊銀娛齊升超過3%

恒指N牛65277 N熊62115/騰訊牛65185 熊62279/建行牛65922 熊證62691

有報道指美國政府已提議與北京方面進行新一輪貿易談判。美股隔晚表現反覆,道指早段最多升174點,其後升幅收窄,收報25998點,升27點(或0.11%)。
恒指連跌6個交易日,累跌逾1,600點,昨一度低見26219點,再創14個月低位,14天RSI(相對強弱指數)亦已跌穿30,技術上進入超賣水平。在中美貿易戰有機會緩和下,今早恒指急升超過500點,一度重返26900點水平。恒指好倉(牛證及認購權證)昨淨流入逾5500萬港元(下同):至於恒指淡倉(熊證及認沽權證)同日淨流入逾1700萬元,反映投資者繼續對後市好淡存有分歧。
騰訊(00700)連續4日進行回購,合共涉資1.24億元,包括昨日以約3859萬元回購12.5萬股。另騰訊與樂高集團合作的新一款遊戲,將於9月19日公布。但另一方面,內地媒體批評騰訊就旗下遊戲「王者榮耀」的防沉迷措施漏洞多多,令人懷疑監管的誠意。雖然騰訊股價昨收市靠穩,但盤中一度低見305.2元,再創52周低。受惠大市氣氛略為改善,今早股份急升近4%,向上挑戰320元關口,單一股份為恒指進帳超過80點升幅。騰訊好倉昨淨流入逾3400萬元,5日累計淨流入近2.2億元;騰訊淡倉昨日流出近1700萬元,5日累計淨流出逾9300萬元。
大行接連唱淡澳門博彩業,拖累濠賭股持續尋底。銀河娛樂(00027)昨再挫近半成,連跌6日,期內累積跌幅超過22%,連日創52周低。今早股份急升逾4%,高位曾重上48元。輪證資金流方面,銀娛好倉昨淨流入逾1100萬元,5日累計淨流入逾4600萬元;銀娛淡倉昨日淨流入超過600萬元,5日累計淨流出逾2000萬元。
人民銀行公布,今年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8萬億元人民幣,按月少增1700億元人民幣,低於市場預期。建行(00939)跟隨大市連跌6日,昨曾低見6.33元,創一個月低,今早則靠穩,重返6.5元附近,升幅逾2%。反彈阻力留意6.6元水平,支持參考6.3元。昨有逾220萬元淨流入建行好倉,5日累計淨流入約780萬元。
市場憂慮內地監管當局打擊原料藥價格上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稱要嚴管食品、藥品等領域、加上內地擬實施藥品帶量採購試點,三項利淡因素重創醫藥股。石藥(01093)昨最多挫逾11%,低見16.34元,收市仍下跌9.7%。今早股份仍然反彈乏力,即市參考16元能否重建支持,向上反彈阻力則可留意17.5元水平。石藥好倉昨淨流入逾100萬元,淡倉昨日則淨流入逾200萬元。

瑞通相關認股證之選擇:
騰訊輕微價外購(27018),行使價:348.2元,2019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7.7倍
騰訊貼價沽(26044),行使價:310元,2019年4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
銀娛價外購(23079),行使價:60元,2019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8.5倍
建行貼價購(22676),行使價:6.88元,2019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9.5倍
石藥價外購(27017),行使價:19元,2019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4倍

瑞通相關牛熊證之選擇:
恒指N類牛證(65277),收回價:26,000點,槓桿比率:29倍
恒指N類熊證(62115),收回價:27,600點,槓桿比率:27倍
騰訊牛證(65185),收回價:300.1元,槓桿比率:13倍
騰訊熊證(62279),收回價:324.9元,槓桿比率:31倍
建行牛證(65922),收回價:6.21元,槓桿比率:12倍
建行熊證(62691),收回價:7.39元,槓桿比率:6倍

瑞通認股證牛熊證銷售部
重要風險通知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
結構性產品之價格一般可急升亦可急跌,有可能損失結構性產品之全部或重大部分購買價,閣下對此應有所準備。
閣下投資前應了解產品風險,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建議。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