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936.12 5.66
  • 國企指數 6373.48 1.18
  • 上證指數 3015.89 16.74

12月9日 09:03

瑞信:中國平安險守五十天線 候低平安購23418

美國聯儲局公佈,美國10月消費者信貸增加159.8億,有聯儲局委員認為,首次加息市場不會有太多激烈的反應,聯儲局將重點關注通脹反應。油組國未能就減產達成共息,油價急跌半成拖累美股三大指數下跌。

周二港股受外圍市況拖累走勢偏軟,恒指裂口低開後跌幅擴大失守兩萬二,即市支持可留意近21700點,反彈參考近22300點密集區。周一恒指好倉有超過1000萬元流入,同日淡倉流入超過1100萬元,而累計五日則以淡倉淨流入為主有超過5000萬元,而好倉則有超過6700萬元淨流出。

恒指牛熊證街貨變化
周一牛證街貨集中於21300至21999點,但部分街貨已被收回,而熊證街貨則集中於22600至23099點水平。
牛證資金主要流入於21700至21999點,而熊證資金則主要流入22700至22999點。

讀者如看好恒指,可留意牛證(61412),收回價21400點,行使價21200點,16年04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或可留意牛證(61401),收回價21250點,行使價21050點,16年04月到期,兌換比率12000。
讀者如看淡恒指,可留意熊證(61599),收回價22300點,行使價22500點,16年04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或可留意熊證(61148),收回價22450點,行使價22650點,16年03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另外,讀者如看好恒指,可留意認購證(23380),行使價23,000點,16年03月到期。讀者如看淡恒指,可留意認沽證(22998),行使價20,900點,16年04月到期。

國企指數方面,讀者如看好中企,可留意牛證(61982),收回價9100點,行使價8900點,16年05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讀者如看淡中企,可留意熊證(69134),收回價10750點,行使價10950點,16年02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中國平安險守五十天線
有報道指中保監對«保險公司設立境外保險類機構管理辦法»等八部規章進行了修改,包括取消了"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代表機構審批"等多項行政許可。另有報道指,內地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或今月出臺。另有報道指中國財險(002328)被AIG折讓約4.3至6.1%配股套現57至59億元。另有報道指,中國平安保險(02318)旗下陸金所正尋求新一輪融資,籌資目標約10億美元。
中國平安周二跌逾1%但收市險守50天線,向上阻力留意20天線約44.2元,即市支持參考一個月低位42.2元,候低看好可留意平安購(23418),行使價46元,16年4月到期。

滙豐力守60元
有報道指滙豐(00005)準備削減給予包括行政總裁、主席和兩位執行董事的退休金供款。另有報道指,滙豐將會在英國郵局內推出新服務,讓商業客戶可在全英1.15萬間郵局內提存及查詢銀行結餘。
滙豐周二跟隨大市跌逾1%,向上阻力留意10天線約62.2元,即市支持參考一個月低位60.2元,候低看好可留意滙豐購12195,行使價64.08元,16年4月到期。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

《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

免責聲明:筆者為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的代表 ,並身為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任何財務權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要約、建議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買賣或認購任何證券。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或會蒙受全盤損失。本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有關恒生指數或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免責聲明,請參閱上市文件。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前,投資者應瞭解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文件。瑞信之聯屬公司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本文任何內容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並無聲明任何投資或策略適合或符合閣下的個別情況。結構性產品交投量並不是結構性產品表現的指標,投資者不應僅依賴交投量歷史高位數據以釐定結構性產品日後的表現。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