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651.15 366.61
  • 國企指數 6269.76 149.39
  • 上證指數 3088.64 35.74

3月20日 22:39

【輪證一周】大市反彈 窩輪引伸或受壓

市場對疫情的憂慮略見消散,港股兩連跌後,周五出現明顯反彈,恒指高開逾400點後,已經重上兩萬二關口,午後升幅進一步擴大至逾千點,收市升近1,100點,重上22800點水平,以全日高位收市。

疫情在西方國家持續擴散,不過港股連日試底後,開始吸引資金入場。兩萬二失守一日後隨即收復,短線或觀望在該水平重建支持的機會,向上有待重上兩萬三關口。

港股顯著反彈,吸引資金反手開淡倉。由於恒指高位與兩萬三距離不遠,淡友周五雖然曾考慮收回價在兩萬三以下的最貼價熊證,但午後已即市換馬至收回價在23200點或以上的產品。看淡可考慮恒指熊證55860,收回價23400點,行使價23500點,槓桿比率約20.0倍,兌換比率12000。

好倉亦見有資金追貨,恒指重上兩萬二關口後,好友觀望該水平能否重建支持,主要考慮收回價位於該水平附近的牛證。由於疫情發現仍未明朗,保守好友或向下預留更多緩衝。看好可考慮恒指牛證(55846),收回價22100點,行使價22000點,槓桿比率約16.4倍,兌換比率10000。

阿里巴巴(09988)周五高開逾1%後,升幅逐步擴大,及後逐步重上180元關口,尾市升幅擴大至逾半成,以全日高位183元收市。看好可考慮阿里認購證(23923),行使價190.98元,20年06月到期,實際槓桿約6.3倍。

重磅股騰訊(00700)績後兩連升,高開逾3%後,已經重上350元水平,及後升幅曾擴大至逾6%,逼近365元,收市保持近半成升幅。看好可考慮騰訊認購證(18391),行使價411.08元,20年06月到期,實際槓桿約8.0倍。

不過,新經濟股板塊早前急跌,令相關期權及窩輪的引伸波幅在短時間內大幅抽升,以阿里及騰訊為例,過去一周多的引伸波幅抽升幅度超過10%,投資者雖然在正股價格面臨大幅下跌,但由於引伸波幅急升,實際上減低了相關窩輪的「跌幅」,亦令投資者「輸少了」。

然而,周五新經濟股板塊走勢轉趨穩定後,引伸波幅已開始回落,並對輪價構成負面影響。若憂慮引伸仍會受壓,好友或可轉為考慮免除引伸影響的阿里及騰訊牛證。看好阿里可考慮阿里牛證(55405),收回價160.88元,行使價158.88元,槓桿比率約6.9倍。看好騰訊可留意騰訊牛證(55881),收回價320.88元,行使價318.08元,槓桿比率約7.3倍。

其他早前跌幅更深的新經濟股,反彈幅度更大。小米集團(01810)十連跌後,周五出現明顯反彈,高開逾3%後,逐步收復10元關口,高位曾急升逾7%,收市升逾6%,企穩10元關口。美團點評(03690)七連跌後,周五反彈幅度更顯著,高開逾6%後逐步擴大升幅,重上80元關口後升勢持續,收市急升約16%,重上84元水平。

與阿里及騰訊情況一樣,小米及美團窩輪的引伸波幅,近期大幅抽升,若板塊走勢轉勢穩定,引伸或會明顯回落。近日考慮小米及美團牛證的資金有所增加,中距離產品或可減低收回風險,而且免除引伸變動的影響。看好小米可考慮小米牛證(63973),收回價8.78元,行使價8.38元,槓桿比率約4.6倍。看好美團可考慮美團牛證(56575),收回價70.28元,行使價67.28元,屬新上市產品。

《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

免責聲明:筆者為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的代表及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任何財務權益。本文內容不構成要約、建議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買賣或認購任何證券。結構性產品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或會蒙受全盤損失。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者應瞭解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文件。瑞信之聯屬公司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