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6248.97 351.49
  • 國企指數 5743.78 112.66
  • 上證指數 3007.07 50.31
08162 港銀控股
即時報價: 0.188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144810,741
毛利4.51454
EBITDA-27-1531
EBIT-31-1927
股東應佔溢利-29-2217
每股盈利-0.04-0.030.02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0.060.030.05

主要於香港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從事金屬及商品遠期合約貿易、電子產品貿易、提供銷售支援服務及提供放債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二零二三年度」或「本年度」),本集團之主要業務大致分為金屬業務,教育管理服務業務,及放債服務業務。

二零二三年度,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本集團堅持不懈努力,優化業務策略及採取多種積極措施,使得本集團整體經營呈現良好態勢,資產結構持續優化,營收首次突破百億港元,達到10,740.5百萬港元,較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二零二二年度」)的48.3百萬港元,增長22,137%(增長約221倍),並成功錄得歸屬於本公司擁有人的溢利約17.4百萬港元,遠超二零二二年度業績表現(二零二二年度錄得歸屬於本公司擁有人的虧損約22.1百萬港元)。主營業務取得了實質性、持續性和發展性的顯著優化,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及顯著增長,這是本集團過往在艱難環境中堅持不懈、積極產業佈局積累並持續推動的成果。

一、金屬業務

本集團自二零一零年起從事金屬業務,作為本集團業務板塊之一,共有超過十四年的營運記錄。過往,本集團買賣白銀、黃金及錫,而白銀是主要產品,同時根據當時的經營環境在香港經營金屬加工產品,金屬業務的業務模式不論涉及加工與否基本相同,即以金屬貿易為業務主線。雖然二零一七年以來,金屬業務面臨包括白銀價格大幅波動,大國間貿易爭端,全球經濟下跌,尤其是中國內地環保政策以及白銀廢料出口配額限制等諸多不可控因素的嚴峻挑戰;二零二零年又面臨全球疫情爆發,國際、香港與內地的「封關」等多重因素導致原材料供給不足與需求萎縮等不利因素,金屬業務經營環境異常艱難,但本集團一直堅持金屬業務,不懈努力的產業佈局及拓展,增加了產品種類,增強了國際貿易,並根據大環境的變化,持續改善及優化產品種類與模式,果斷終止成效欠佳的元素,現已取得正面成果。截至目前,金屬業務已涵蓋至大宗金屬商品貿易,已成功與多家中國內地大型國資企業、大型綜合重點企業和國際企業建立了穩固的業務關係,客戶數量從二零二二年的4家增加至二零二三年的9家。於二零二四年一季度再新增2家客戶,目前客戶總數已達到11家,本集團預計還將持續增加。

二零二三年年初,隨著香港與中國內地恢復通關,本集團在第一季度即完成了與中國內地大型國資企業四川港投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四川雲港國際超過一億港元的大額訂單業務。至二零二三年第二季度,本集團繼續積極拓展、鞏固和發展產業渠道,並在第三季度持續擴大產業渠道的同時,採用了多元化的行銷策略,例如具競爭力的定價和強化產品供應,以獲取市場份額並建立忠誠客戶群的堅實基礎,以更好利用規模經濟實現可持續的長期增長,致力於擴大市場份額及業務規模,這些努力使得金屬業務在第三季度內取得了實質性的改善;第四季度金屬業務財務表現得到了進一步增長,扭虧為盈及錄得業務分部溢利。

二零二三年度,本集團已完成約729萬噸的金屬銷售量,銷售合同金額突破百億港元,約為10,706.8百萬港元。與截至二零二二年度金屬業務的收入約34.5百萬港元相比,大幅增加約30,934%(增長約309倍)。帶動金屬業務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於二零二三年全球貿易逐步正常化和恢復的大背景下,本集團金屬業務保持了持續增長的趨勢,以及本集團長期產業佈局積累並持續推動,成功拓寬金屬業務的產品種類,並擴大了國際貿易。二零二三年金屬業務取得了實質性、持續性和發展性的顯著強化,這是本集團在過往艱難環境中堅持不懈努力、積極產業佈局積累並持續推動的成果。

二、教育管理服務業務

本集團自二零一九年起開始從事教育管理服務業務,作為本集團業務板塊之一。截至二零二三年,本公司之全資子公司四川港銀雅匯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港銀雅匯」)主要在中國內地向不同教育機構提供教育管理服務。

本集團自二零一九年引入教育管理服務業務,至今教育管理服務業務已有超過五年的營運記錄,實現了當年引進、當年即取得良好的業績。雖然教育管理服務業務遭受到二零二零年全球疫情嚴重衝擊、二零二一年國家教育整頓相關政策的出臺等多重不可控因素的重大不利影響,但本集團從未懈怠,而是積極應對、全面佈局,及時調整業務策略,將教育管理服務業務重心轉向受國家教育政策鼓勵的藝體教育、人文及素質教育和教育圖書發行等領域。新業務策略在二零二二年度開始顯現成效,新增多家上述教育領域的簽約客戶。在二零二三年度,隨著中國內地國內教育教學以及學生課外課程和活動逐漸恢復正常,本集團能夠把握需求的增長,教育管理服務業務的整體呈現良好復甦和營收大幅增長。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教育管理服務業務錄得的收入約為33.7百萬港元,較上年同期教育管理服務業務錄得的收入約13.8百萬港元相比,大幅增加約144%(增長約1.44倍)。教育管理服務業務已具備獨特競爭優勢,將繼續保持實質性,持續性穩步發展。

三、放債服務業務

截至二零二三年,在高通脹、高利率環境下,環球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局面,放債服務中的信貸風險仍處於高位。基於不確定的經濟形勢及商業展望,本集團嚴格遵守審慎的信貸評估及審閱政策,並根據當時的市況及客戶各自的背景及時評估現有及潛在客戶的信貸狀況。由於當前不確定的經濟狀況影響資產估值預測、商業預測及個人的還貸能力預測,放債服務在選擇合資格信貸申請人以尋求潛在商機時,依然採取了進一步加強風控及審慎評估與放貸政策,但視時機成熟,本集團也會相應開展相關業務。故此,該業務分部於本年度內並未錄得收入(二零二二年:無)。

資料來源: 港銀控股 (08162)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一、金屬業務

二零二三年度,中國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本集團金屬業務的主要客戶(終端客戶)包括中國內地大型國資企業及大型綜合重點企業。金屬及礦產品貿易對國內的生產建設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本集團預期金屬業務將持續受益於國內經濟恢復,業務規模有望進一步攀升。

然而,在當前全球經濟復甦較預期慢且不均衡、不穩定,通脹和利率仍處高位等大環境下,原本行業利潤率較低的金屬貿易業務,於本年度內行業利潤率進一步有所下降,本集團情況亦是如此,但縱使面對經營環境之挑戰,本集團於二零二三年度仍然成功為該板塊創下可報告分部溢利超過16百萬港元之佳績,引證了本集團經營方針之成效。為進一步提升利潤率並有效控制風險,目前金屬業務主要經營國際、國內市場價格相對透明,風險相對可控的金屬商品。同時,金屬業務客戶以大型國資企業、大型綜合重點企業為主,此類客戶具有良好的信譽與持續穩定的採購需求。為確保金屬業務可持續、高效、穩定發展,風險可控,本集團將繼續拓展與大型國資和綜合重點企業客戶的合作,亦會審視市場走向、客戶需求,同時積極擴大自身資源,向新的金屬產品多元化發展。

二、教育管理服務業務

(1)中國內地政策扶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內地其他五個政府部門於二零二一年三月聯合發佈的《國家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政府部門應加快建立面向全面發展教育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這包括在德智體美勞教育方面的全面發展。全國教育大會再次強調上述教育政策。

二零二二年四月二十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就二零二二年秋季學期實施的改革後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二零二二年版)》舉行新聞發佈會。改革後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提出:(i)將藝術從課外活動改為1-9年級的必修課;( i i )將藝術納入學生的學業評估;(iii)藝術課將包括音樂、藝術和手工藝、舞蹈、戲劇和歌劇以及創意媒體等範疇,以及( iv )藝術課將佔據總課時的約一席之地(與體育課一起,與語文或數學課相比,所佔課時數相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於二零二一年七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範圍的通知》,提供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課外培訓的機構,應作為學術培訓機構進行規範,同時提供體育、藝術、資訊技術、勞動和技術教育等學科的課外培訓機構,作為非學術培訓機構進行管理。

教育管理服務業務的發展方向為:向人文素質教育和藝體類教育機構提供教育管理服務,這符合中國內地現行的教育政策。

(2)成都市場巨大

根據成都市統計局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發佈的《成都統計年鑒2023》,於二零二二年,成都市共有642所中學、636所小學和2,821所幼稚園,接受各層次教育的學生人數約為中學72萬人、小學118萬人、幼稚園66萬人。

本集團教育管理服務業務已成功立足成都市場並已為9間教育相關機構客戶提供教育管理服務。得益於政策鼓勵的業務發展方向、豐富的教育管理資源、多元化的客戶群及與客戶的良好合作等因素,教育管理服務業務已具備獨特的競爭優勢。本集團將繼續專注於成都市場及現時客戶,鞏固自身品牌,並根據市場需求及自身資源情況,拓展新客戶,以繼續保持實質性、持續性穩步發展。

資料來源: 港銀控股 (08162)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