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6224.14 161.73
  • 國企指數 5746.61 57.25
  • 上證指數 3065.26 8.96
06123 圓通國際快遞
即時報價: 1.160 -0.020 (-1.7%)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7,5566,7065,292
毛利793543481
EBITDA364150123
EBIT31010489
股東應佔溢利27313797
每股盈利0.660.330.23
每股股息0.070.030.02
每股資產淨值2.622.863.05

集團的核心業務為空運及海運貨運代理,並提供配套及合約物流服務(包括倉儲、配送及清關)以及總銷售代理(「總銷售代理」)業務及其他業務(包括貨車運輸、合併付運、手提急件服務及電子商務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的核心業務包括空運及海運貨運代理,並提供配套及合約物流服務(包括倉儲、配送及清關)、國際快遞及包裹服務以及其他業務(包括合併付運、貨車運輸、一般銷售代理及手提急件服務)。本集團提供的完善服務讓本集團得以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並能提供交叉銷售的機會。

空運

空運貨運代理業務仍為本集團最大的業務分部,佔本集團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內總收益約54.0%(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54.9%),此業務主要涉及在收到客戶的訂艙指示後安排裝運、自航空公司取得貨運艙位、準備相關文件以及在交付至目的地後安排貨物清關及貨物裝卸。本集團已成為全球各知名企業,包括從事製衣、鞋履及電子、電子商務業務的小型包裹付運等行業客戶的首選業務合作夥伴。空運貨運代理業務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錄得收益約2,857.9百萬港元(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3,681.3百萬港元),較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下降約22.3%。此業務分部的毛利亦由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156.9百萬港元增長至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192.6百萬港元,較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增幅約22.8%,儘管上遊需求持續軟弱,空運收入有所下降,但得益於集團在成本管控的出色表現,仍然在逆境中錄得毛利的增長。

海運

海運貨運代理業務主要涉及安排貨運、安排貨物清關及貨物裝卸,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內為本集團總收益貢獻約12.2%(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25.9%)。本集團與貿易夥伴及航運公司的穩固業務關係,加上自家研發的度身訂製貨運作業系統,均有助本集團把握海運市場增長的機遇。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內,海運分部收益減少約62.7%至約647.6百萬港元(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1,735.6百萬港元)。毛利自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減少約47.5%至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130.0百萬港元(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247.4百萬港元)。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本集團注意到,就本集團處理的海運運貨量而言,業務量減少約4%。海運分部的收入及利潤減少主要由於海運服務的需求下降導致的收入及毛利水平下降。

配套及合約物流服務

配套及合約物流服務分部包括倉儲、配送及清關,佔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內本集團總收益約0.7%(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1.0%)。倉儲包括分揀包裝、貼標籤、質量檢驗、分類、為將出口貨物由託運人所在位置運至出境港提供提貨及送貨服務及將運抵入境港的進口貨物交付至收貨人所在位置。此業務分部由本集團的資訊科技平台支援,讓客戶可在線追蹤存貨水平、出入境貨物及其他資料。此分部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產生收益約38.4百萬港元(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67.2百萬港元),對比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減少42.9%,主要由於上游客戶需求減弱,導致合約物流服務減少導致。

國際快遞及包裹服務

國際快遞及包裹服務(主要包括跨境小包裹業務)是本集團近年新興業務之一,也是本集團應對全球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重要戰略板塊之一,其佔本集團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內總收益約30.8%(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16.5%)。本集團持續關注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以及消費者需求,為電子商務平台、商家、以及消費者提供優質的跨境包裹物流服務。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本集團順應市場和競爭格局變化,積極開發國際快遞及包裹服務市場,收入大幅增長47.4%,從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1,106.2百萬港元增長至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約1,630.5百萬港元。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內,本集團累計完成國際快遞及包裹服務約140.7百萬件(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112.4百萬件)。國際快遞及包裹服務毛利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增長至約131.9百萬港元(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107.1百萬港元),增長約23.2%,主要由於公司在與電商平台常年的合作以及新線路的開發推動。

其他

其他業務包括合併付運、貨車運輸、電子商務業務及手提急件服務,後者涉及運送時間要求較高的貨物,因此本集團可收取較高費用,並可獲得較高溢利。於二零二三年財政年度內,其他業務錄得收益約117.2百萬港元(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116.2百萬港元),較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基本持平僅增長1.0%,而毛利約為19.9百萬港元(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約13.1百萬港元),較二零二二年財政年度增長51.9%。

資料來源: 圓通國際快遞 (06123)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根據世界銀行1月份發佈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世界經濟增速將從二零二三年的2.7%降至二零二四年的2.4%,二零二五年經濟增速有望恢復至2.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則認為,二零二四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從二零二三年的3%小幅下滑至2.9%。儘管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可忽視的宏觀因素影響,但本集團依然對未來經濟發展以及集團業務保持謹慎樂觀態度,主要依據以下幾個因素:

全球經濟穩步復蘇,戰略資源供需結構演化調整

導致全球經濟大幅放緩的負面因素正在消退,如疫情放開後供應鏈瓶頸緩解,戰爭導致的能源和食品市場混亂正在消散,在全球經濟穩步復蘇的背景下,亞洲經濟體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持續推進區內經濟一體化進程,將為全球經濟穩定與增長提供重要支撐。

根據世界銀行預測,二零二四年發達經濟體預計將增長1.2%,二零二五年預計將增長1.6%。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二零二四年預計將增長3.9%,二零二五年將增長4.0%。世行認為,在當前形勢下,需要全球合作來提供債務減免、促進貿易一體化,對於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而言,適當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及良好的機構制度對於促進投資增長和長期發展至關重要。基於上述預測,本集團認為世界宏觀經濟雖然總體動力不足,但隨著全球戰略資源供需結構變化,各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國際貿易復蘇有望提振全球經濟。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核心產業高品質出海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二零二三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23.77萬億,同比增長0.6%,進口17.99萬億元,下降0.3%。總的看來,貨物貿易進出口好於預期、實現了促穩提質目標。雖然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而且支撐高品質發展的要素條件還在集聚增多。

綜上所述,本集團認為,中國外貿出口仍然長期向好,作為國際物流及供應鏈行業,亦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隨著中國政府持續推動外貿質升量穩,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深化RCEP等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相信我國貿易發展新動能將加快培育,進出口穩增長、提品質、增效益的基礎將進一步夯實。據此,本集團將進一步落實關鍵戰略舉措,積極服務核心產業鏈,與供應鏈鏈主企業、電商平臺等上下游充分融合,充分利用集團的供應鏈、航空、以及母公司資源優勢,助力“中國製造”品牌走出去,助力構建科技化、數字化、一體化的國際產業集群。綜上所述,集團將從網路、質控、科技等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重點工作:

有序拓展國際服務網路,統籌規劃網路運營佈局

公司將堅持網絡為先,堅持“國內國際一張網,國際發展先修路,網路營運要同步”。公司將以“世界因我們觸手可得”、“中國聯世界、世界聯世界”為願景目標,搭建國際、國內一體化、一站式的服務和網絡運營體系,以全球化視野與格局,建設全球綜合物流網絡。

全球網絡佈局將以“一主九從、3+3”為關鍵節點,以嘉興“東方天地港”為全球航空核心樞紐及多式聯運中心,以澳門(橫琴)、合肥、義烏、廣州、昆明、南寧、海口、綏芬河、霍爾果斯為國內綜合樞紐,以洛杉磯、里約、悉尼、曼谷、迪拜、布達佩斯為國際核心節點,以空鐵海公多式聯運體系為國際幹線,構建輻射全球的“骨幹+網狀”的網路結構。公司在嘉興的“東方天地港”已經全面開工建設,二零二四年全面建成,二零二五年全面投產,二零二六年全面見效,將在3-5年內建成世界聯世界的基礎設施,實現全球互聯互通。

二零二四年,公司將打造“優勢精品專線”,包括臺灣、日本、澳大利亞、美國、東南亞、中亞(哈薩克)等,結合當地市場需求特點,因地制宜地推動快遞、貨運、供應鏈業務。同時,公司將加快拓展國際網絡,通過戰略合作、授權加盟、投資併購等多種模式,在區域範圍內吸引更多優質合作夥伴加入圓通網路,從而增強公司全球服務能力。最後,公司將持續加大對於上述戰略方向的資源投入,與合作夥伴實現資源分享、能力互換,在國際快遞及小包裹業務、航空包機、倉儲物流、國際供應鏈等多個方面實現深入合作,預計未來3-5年內,實現覆蓋全球主要國家及海外子公司的基礎設施和運營能力。

完善質控標準制度流程,制定全生命週期質控體系

公司將堅持品質第一,堅持以“安全、快速、便捷、可靠、科技”十字方針為核心。國際物流的品質管制體系建立國際物流作為連接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環節,對產品的品質管制至關重要。公司將制定公鐵海空+倉幹線配關全生命週期的資訊化品質管控體系。建立完整的管理標準、制度流程及績效考核體系。

首先,明確產品品質標準和要求,遵循國際品質標準,確保產品的包裝、運輸等環節也符合品質標準。其次,建立完善的供應商管理機制。國際物流涉及的供應商眾多,需要對各個供應商進行嚴格的品質管制和評估。經過嚴格篩選的高品質供應商,能夠保證產品的品質穩定可靠。再次,建立標準化的物流操作流程。物流環節涉及多個環節,需要建立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包括倉儲管理、裝卸作業、運輸路徑選擇等,以確保物流過程中的環節處於受控狀態。最後,優化提升資訊技術、組織架構、設施設備等制度流程,實現更高效的資源配置和管理,推進各個板塊的“協同作戰”。

全面升級核心業務系統,強化科技系統應用落地

持續提升科技投入是公司推動業務發展的關鍵抓手,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運營效能與服務品質亦是公司不變的戰略。隨著本公司國際金剛、全球貨代等核心業務系統的推進部署,不斷加速國際資料中台的建設,升級打造國際業務的用戶端軟體,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業務效能、服務品質,有力支援公司各項新業務拓展。公司將基於現有科技研發優勢和豐厚產業實踐,打造促進物流要素資訊互聯互通的物流雲平臺,通過聯通空鐵海公、國內國際等多種物流要素,打破資訊孤島,促進資訊暢通、提升多式聯運比例,最終實現“聯全球、通全球”的目標。

面向未來,公司認為國際物流與供應鏈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行業,如何為企業、消費者提供安心、便捷、高效、智慧的物流服務將會是公司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司希望進一步提升對於科技的投入,夯實現有業務、促進新業務開發,實現公司價值倍增。公司將通過對於資訊技術、雲平臺等方面投入,實現技術輸出、技術賦能、技術變現,推動公司傳統國際物流供應鏈企業演進升級為物流科技企業。

航空運輸市場進一步回暖,國際客貨航班穩步增加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新發佈的《世界旅遊晴雨錶》,二零二三年,旅遊業對全球GDP的貢獻約為3.3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總值3%。國際旅遊收入約為1.4萬億美元,約為疫情前二零一九年的93%。旅遊業(含客運)出口總收入預計為1.6萬億美元,約為疫情前二零一九年的95%。截至二零二三年,國際旅遊已恢復至疫情前水準的88%,預計國際遊客達到13億人次。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簡稱,IATA)統計,二零二三年航空客運總量(按照收入客公里或RPKs計算)同比二零二二年增長36.9%,全球航空客運量恢復至疫情前二零一九年的94.1%。二零二三年國際客運量同比二零二二年增長41.6%,達到二零一九年水準的88.6%。全球航空貨運市場定期資料顯示,儘管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但航空貨運需求在二零二三年回升,第四季度表現尤為強勁。二零二三年十二月全球航空貨運需求比二零二二年增長10.8%(國際需求增長11.5%),是過去兩年來最強勁的年度增長表現,表明航空貨運市場正趨於穩定,需求走向更常態化。

公司認為隨著國際旅遊的復蘇、國際貿易的恢復及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航空貨運需求將高於貿易和生產增長。母公司旗下全資附屬公司杭州圓通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圓通航空」)將持續成為公司在航空貨運業務中的突出優勢,公司亦願意通過加強與母公司資源聯動進一步夯實公司在國際航空運輸板塊的競爭優勢。公司將持續加深與圓通航空合作,通過引入寬體全貨機構建更多洲際航空優勢線路,實現在航空貨運領域的新突破。

打造共用型戰略基礎設施,構建全球供應鏈服務能力

供應鏈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品質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採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事關國家經濟的穩定和安全,對於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快遞物流業是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基礎性、戰略性設施。

通過近年業務投入與轉型建設,公司已經逐步形成國際貨運、國際快遞及小包裹、以及國際供應鏈等三大業務板塊,實現業務三頭並進的同時,公司亦期望三大業務板塊實現內生合力,實現公司能力與業務的新升級。公司將通過資本投入、業務夥伴合作等方式,在全球加速供應鏈能力建設,在中亞、歐美、中東、東南亞等重點區域加速本土運輸、倉儲物流等方面投入,推動公司端到端國際供應鏈解決方案,形成公司新的業務發展板塊,實現收入與盈利的進一步增長。

資料來源: 圓通國際快遞 (06123)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