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6828.93 317.24
  • 國企指數 5954.62 123.36
  • 上證指數 3021.98 22.62
00579 京能清潔能源
即時報價: 1.810 +0.020 (+1.1%)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18,64520,03020,446
毛利9,59110,84311,081
EBITDA7,0227,7057,742
EBIT3,9004,0243,894
股東應佔溢利2,5292,8423,058
每股盈利0.380.390.41
每股股息0.080.130.15
每股資產淨值4.063.894.10

集團主要業務是燃氣發電及供熱,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水電及其他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本集團保持了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良好發展態勢。規模效益、公司治理、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安全生產、綠色發展、產業升級打開新局面,企業發展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1、聚焦高質量發展,收入利潤再創新高

本集團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04.46億元,實現除稅前溢利人民幣41.44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燃氣發電業務板塊實現除稅前溢利人民幣18.65億元,同比增長3.50%;可再生能源實現除稅前溢利人民幣29.09億元,同比增長11.72%。2023年,本集團歸屬權益持有人淨資產收益率10.32%,同比增加0.16個百分點,連續多年維持在較高水平。

2023年,為有效應對電力市場改革,提升所屬企業在電力交易中的核心競爭力,本集團在保證中長期交易穩定性前提下,大力拓展現貨市場,用現貨交易補充、完善電力營銷體系,並邀請多位深耕電力營銷領域的專家,專門圍繞廣東、山西、蒙西、寧夏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區,開展了針對交易規則、交易策略及現貨交易實操的培訓。

2023年,本集團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深入開展「雙百」行動,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推進股權激勵計劃,將員工遠期利益與本公司長遠發展深度捆綁,打造利益共同體。該計劃的實施將充分調動優秀人才、核心骨幹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於提高本公司的經營業績和核心競爭能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2、聚焦雙碳戰略,可再生能源開發容量為上年的3倍

2023年,本集團積極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聚焦雙碳戰略,全年完成可再生能源開發容量533萬千瓦,為上年的3倍,其中自主開發項目480萬千瓦,併購項目53萬千瓦。

2023年,本集團的重點項目開發取得了新進展。成功取得石家莊靈壽、興安盟綠電制氫等項目的開發指標;門頭溝抽水蓄能項目已作為北京市推薦站點上報國家能源局。

2023年,本集團的新型能源業態開發取得了新成果。入圍汕頭海上風電項目競配「決賽圈」;獲得湖北省能源局對京宜熱電「飛輪+鐵鋅自分層液流儲能項目」的批覆;已取得興安盟風電制氫項目制氫站備案,並已向內蒙古自治區申報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範項目」。

2023年,本集團京內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取得了新突破。成功備案綜合能源星海琴行1.8萬千瓦分佈式光伏項目;完成京豐燃氣綜合能源中心項目規劃實施方案編製。

2023年,本集團努力化解疫情對「十四五」前兩年的不利影響,繼續堅持「雙輪驅動」,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多元化發展,開發規模再創新高,為「十四五」後期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3、聚焦優質增長,發電量再創新高

2023年,本集團牢牢把握戰略主動,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躍升」的重要轉變,持續推動「風光戰略」引領發展。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978萬千瓦,已超過燃氣發電裝機容量1倍有餘。近幾年,本集團的裝機容量結構逐步從「燃氣發電佔據主導」變為「可再生能源發電加速趕超」最終變為「可再生能源引領」,能源結構變化實現了「質的躍升」。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風力發電業務板塊新增並網容量50萬千瓦,同比增長9.9%,裝機規模已成為本集團主營業務的第一大;光伏發電業務板塊新增並網容量28.6萬千瓦,同比增長8.1%。此外,本集團正在試運營的項目容量約169.3萬千瓦,全部為可再生能源項目;在建項目容量約158.2萬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在建項目容量約143.2萬千瓦;儲備項目容量超過2,800萬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儲備容量超2,560萬千瓦。

2023年,本集團全年總發電量38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6.2%,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94.7億千瓦時,較上年增加1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7%,已超過燃氣發電業務板塊發電量。本集團的風力發電業務板塊發電量126.0億千瓦時,較上年增加1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9%,利用小時數2,304小時,較上年增加82小時,高於全國平均79小時;光伏發電板塊發電量52.9億千瓦時,較上年增加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利用小時數1,387小時,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1小時。

本集團可再生能源轉型已卓具成效,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成果已初步突顯,優質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已成為本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4、聚焦降本挖潛,全力提質增效

2023年,本集團聚焦降本挖潛,充分發揮規模優勢,實施集中採購,節約成本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充分利用集控中心的數字化運營優勢,減少現場重複性工作量約70%,提高人均運維管理容量約35%,減少運維人員約400人;科學開展定崗定編,合理控制用工總量,燃氣發電板塊定員低於制度定員2%,區域分公司定員低於制度定員10.8%;多元化拓寬融資渠道,平均資金成本僅為2.85%,同比下降58個百分點,同比降幅17%。

2023年,本集團全力提質增效,風光項目的限電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年增發電量約4億千瓦時;開展碳配額交易約50萬噸,實現碳資產收入約人民幣3,000萬元。

5、聚焦創新發展,數字轉型初見成效

2023年,本集團致力於加強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謀求數字與主業深度融合,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三級智慧監管體系,初步實現「無人值班、少人值守、集中監控、智慧運維」的生產運營模式。數字化轉型整合了業務流程、挖掘了數據價值,實現了物資聯儲平台、安全管理平台及智能「兩票」系統數字化應用,安全生產管控效率得到持續提升。

2023年,本集團以數字化轉型為支點,撬動科技創新水平的整體進步,系統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健全創新工作體系,全年科技項目立項48項,投入資金人民幣7.2億元。所屬十餘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項,獲得科技獎勵、專利授權119項。

聚焦清潔能源主業,聚焦創新化發展,努力將本集團打造成為「治理高效、創新驅動、融合發展」的現代化企業。

6、聚焦社會責任,踐行國企擔當

本集團始終堅持從源頭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建立起全系統、全級次、全業態、全覆蓋的風險防控體系。構建起網格化管理、直線式傳遞的安全責任體系,推動安全管理履職清單紮實落地;以安全性評價、安全巡查工作為抓手,形成所屬企業自查和本公司督查相結合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堅持安全文化引導、凝聚全員安全共識,六家所屬企業獲評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範企業,京西熱電獲評全國可靠性標桿機組第一名。

本集團牢記首都國企的使命擔當,以本質安全企業建設為抓手,全力做好安全、保供「兩件大事」,牢牢守住了安全發展的「基本盤」。細化完善工作措施,克服天氣因素等不利影響,高質量完成「兩會」「服貿會」等重大電力、熱力保供任務;面對2023年底北京市遭遇的極寒天氣,本集團有效組織京內燃氣電廠做好寒潮、暴雪期間的大負荷供熱,提升熱源溫度,確保市政供暖溫度。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首都國企的關鍵作用,實現了企業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的同向提升。

作為「雙奧之企」,本集團高水平完成京張奧運風電項目建設,該項目獲評全國唯一一個陸上風電「國家優質工程金獎」,持續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本集團在大力發展主業的同時,不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累計實施產業幫扶項目二十餘項,社會捐贈超人民幣3,000萬元,榮獲市屬國資系統上市企業ESG最高星級評分,展現出清潔能源「責任國企」的良好形象。

資料來源: 京能清潔能源 (00579)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五週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本集團始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聚焦清潔能源主業發展,聚焦能源安全保供,聚焦首都實現碳中和,紮實做好增效益、促改革、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力爭做到穩中快進、穩中優進、主動摸高,努力將本集團打造成為「更富智慧、更加低碳、更為靈活、更具韌性」的國際一流首都清潔能源服務商。

1、快馬加鞭,錨定1,25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目標,努力超越1,735萬千瓦總裝機容量的發展目標

2024年,本集團將圍繞落實「雙碳目標」,持續鞏固和堅持「風光戰略」,全面提升優質資源的獲取和開發能力,打造「更加低碳」的清潔能源。在常規項目佈局方面,在傳統優勢地區集中發力,擇優建設一批具備規模效應、消納穩定、收益率高的優質項目,全力推進汕頭海上風電核准落地;在基地項目突破方面,依託「綠電進京」優勢,全力以赴推動承德、錫盟等大基地項目的前期工作,積極參與風光治沙項目;在新興業務發展方面,全力謀劃抽水蓄能項目佈局,加快推進門頭溝項目列入國家專項規劃。

2024年,本集團錨定1,25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目標,進一步加快在建項目建設,嚴格工程質量和造價管控,努力推動項目高質量並網發電;進一步夯實新項目開工條件,努力推動早開工早投產,努力超越1,735萬千瓦總裝機容量的發展目標。

2、多措並舉,消除京內燃氣電廠調價影響,努力超越人民幣41億元利潤目標

2024年1月,本集團收到北京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關於北京市燃氣電廠上網電價等有關事項的通知》,電價調整將對本集團2024年燃氣發電板塊同口徑利潤造成人民幣6-7億元影響。

面對京內燃氣電廠調價的客觀情況,2024年,本集團將繼續做好首都用電和供熱等民生工作,提前統籌規劃好燃氣發電板塊供熱計劃和機組運行方式,下大力氣提高設備可靠水平,為穩供熱和搶發電創造條件;優化發電節奏和檢修計劃,搶抓大負荷期;探索燃機摻氫技術,努力降低氣耗水平;利用區域優勢,主動尋找和解決客戶需求,加快向區域綜合能源中心轉型;爭取熱電協同效應,加強冷熱市場開拓,持續提升首都熱力市場供應份額,對沖燃氣發電板塊電價調整帶來的不利影響,努力打造「更為靈活」的清潔能源。

此外,在可再生能源業務方面,本集團將加快在建工程建設,迅速擴大並網容量;夯實項目開工條件,早開工早投產;加大項目開發力度,全面提升優質資源的獲取和開發能力;同時,加強對各區域電力政策和電力市場交易規則的研究,做好風光發電項目電力營銷工作,統籌中長期交易與現貨交易比例,關注當地量價結構及跨網跨省現貨交易,制定最佳交易策略,進一步提高項目利用小時數;積極參與綠電、綠證交易,提高度電價值,努力通過市場化營銷手段,進一步提高公司發展質量。

2024年,本集團將統籌做好「存量提質」和「增量選優」兩篇文章,培育經營成本和運營模式雙重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更具韌性」的清潔能源。積極落實節能降耗措施,加強成本管控;強化區域化集約化運營,充分發揮集控中心「無人值班、少人值守、集中監控、智慧運維」生產運營模式的管理效能,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持續提升存量項目抗風險能力;持續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財務結構,努力實現降成本、穩槓桿、降「兩金」目標。

總體而言,本集團將從做大風光項目增量規模,提升風光項目存量效率,挖掘燃氣電廠內部潛力等多項措施,努力超越人民幣41億元利潤目標,消除京內燃氣電廠調價帶來的影響。

3、大刀闊斧,打造數字化轉型跨越式發展,積極培育本集團的新質生產力

2024年,本集團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聚焦產業數字化、治理現代化,推動「數字+能源」深度融合,打造「更富智慧」的清潔能源。努力完成數字化轉型整體規劃,統一架構、統一標準、統一平台;持續做好智慧監管中心功能完善和迭代升級,通過數字化管理流程再造提高管理效率,深挖數據價值,努力打造「場景化體驗、智能化生產、智慧化管控、融合化發展」的數字智慧企業。

2024年,本集團將繼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推動建設生產、經營、財務一體的數字化運營平台,逐步實現由實時監管到輔助決策的功能轉變,以數字化為根基,推動新型運營管理模式轉型,切實將數字化賦能轉化為競爭優勢和經營效益,以創新驅動為「新」的關鍵點,以高質量發展為「質」的錨點,以更高的發展效率和效能持續產業升級,積極培育本集團的新質生產力。

4、全力以赴,抓實安全生產管理築牢底線,助力本集團穩定發展上展現新作為

2024年,本集團將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全面實施安全生產清單化管理,持續建立專業檢查、操作清單體系;加強專業技術力量配備和人員培訓,確保安全生產責任制有效落實;科學生產管控和運行調度,強化設備維護和機組檢修;加快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安全管理由「線下」轉入「線上」;嚴格落實新版《二十五項反措》,加強「事故鏈、管理鏈、責任鏈」分析,精準追責問責;深化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健全安全風險管控和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治理兩個清單,推進新業態安全生產管理體系落地見效。

安全築就未來,安全築就成長,2024年,本集團將進一步壓緊壓實安全責任,強化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防範和遏制重大風險,抓好保密、網絡安全等工作,助力本集團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展現新作為,譜寫新篇章。

資料來源: 京能清潔能源 (00579)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