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6224.14 161.73
  • 國企指數 5746.61 57.25
  • 上證指數 3065.26 8.96
03899 中集安瑞科
即時報價: 7.920 +0.020 (+0.3%)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18,42519,60223,626
毛利2,7063,4013,721
EBITDA1,2941,3701,595
EBIT9589841,182
股東應佔溢利8841,0551,114
每股盈利0.550.590.61
每股股息0.210.240.30
每股資產淨值4.975.056.10

主要業務為廣泛用於能源、化工及液態食品行業的各式各樣運輸、儲存及加工裝備的設計、開發、製造、工程及銷售,並提供有關技術保養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清潔能源

陸上清潔能源業務

中集安瑞科是中國圍繞天然氣實現全產業鏈佈局的領先關鍵裝備製造商和工程服務商,並可提供一站式系統解決方案。在各細分領域,我們市場份額名列前茅,廣受客戶認可。其中,LNG、LPG、CNG和工業氣體相應的儲運類產品產銷量全國領先。

2023年受益於國內政策支持及天然氣消費復甦、LNG價格平穩等利好因素,陸上清潔能源業務在產業鏈各環節均取得較好的增長。尤其是終端應用領域,天然氣重卡市場的爆漲拉動了LNG車用瓶需求,新簽及交付訂單均實現大幅增長,累計新簽LNG車用瓶訂單近人民幣12.9億元,同比增長39倍。新建的LNG車用瓶生產線也已在2024年一季度投產,最大LNG車用瓶年產能達到20萬只。此外,集團繼續加強清潔能源多能互補業務的拓展,期內成立上海能源系統公司,圍繞工業節能、建築節能、農業節能及移動供能四大領域,拓展低碳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已成功自研打造SL藍天系列、AM紫晶系列的模塊化智慧低碳能源站產品,並以中集EQC數智能源系統平台為支,向客戶提供零碳、安全、智慧的綜合能源系統解決方案。

中游儲運裝備及工程業務也取得亮眼成績。隨著國內天然氣消費量增加,市場對儲運裝備需求回升。在提升能源安全背景下,LNG應急調峰儲備項目仍是重點建設方向,期內集團中標了陝西一項29,000m3天然氣調峰儲備站項目及深圳市天然氣儲備與調峰庫二期擴建工程EPC總承包項目等天然氣調峰項目。

集團亦加強了陸上清潔能源海外營銷網絡的建設,加速拓展海外市場,在美洲、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地區設立海外辦事處,提升國際品牌影響力及服務能力,並於期內積極開拓中東市場。海外業務方面,2023年集團陸上清潔能源海外業務收入超人民幣20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0%,新簽首個海外LNG液廠EPC訂單,海外工程業務收入大幅增長40%。此外,集團在氣體儲能領域再獲突破,中標三峽集團「源網荷儲一體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壓縮空氣儲氣庫系統項目,將為其提供新型高壓儲氣裝備。

上游加工處理及運營相關的業務領域,依託液化模塊、存儲運輸裝備等能源裝備和工程優勢,以及現有客戶資源優勢,集團圍繞和聚焦不同區位優質資源,開發多元化非傳統氣源(包括焦爐氣、井口氣、煤層氣等邊際氣體),拓展和建立了西北、東北、西南三個主要氣源生產基地,實現從上游資源端到終端應用場景的「製儲運加+」閉環經營和數智化一體產業互動的增值業態。回顧期內,集團繼與鞍鋼股份的示範合作後,成功複製焦爐氣製氫聯產LNG項目模式,攜手首鋼水鋼與凌鋼集團,預期從2024年開始陸續投產,實現LNG和高純氫氣的規模化生產。集團亦憑藉邊際氣體加工處理及分銷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能力,不斷豐富氣源渠道,業務規模於期內取得快速增長。

水上清潔能源業務

集團擁有種類齊全的IMO C型罐產品自主設計和製造能力,可獨立完成液化氣船和液貨艙的設計建造。在中小型氣體運輸船、LNG加注船、大型乙烷運輸船、IMO C型液貨艙及LNG燃料罐、海洋油氣模塊領域擁有傑出的設計、製造能力,是世界中小型液化氣船細分市場的領導者,產品鏈覆蓋能裝載LPG、乙烷、LEG、LNG、液氨等各種液化氣的全壓式和半冷半壓式系列運輸船、LNG加注船,全球市場佔有率名列前茅。

2023年集團的水上清潔能源業務充分受益於全球綠色航運發展帶來的行業高景氣增長。回顧期內,集團清潔燃料或是雙燃料船舶新造船訂單以及相應的LNG船用燃料罐、液貨艙的訂單均大幅增長。水上清潔能源業務中心接連斬獲了近20條主力船型,即液化氣船及清潔能源動力船的新造與備選船訂單,包括歐洲船東的4艘40,000立方米LPG╱液氨運輸船(MGC船)、1艘12,500立方米LNG加注船、2+2艘1450 TEU LNG雙燃料集裝箱船,新加坡船東的2+2艘乙烷╱乙烯運輸船,以及與長航貨運有限公司簽署的4艘12,500T雙燃料乾散貨船等。LNG船用液貨艙與燃料罐也取得翻番的新簽訂單,年內集團還為客戶定制開發了3,400立方米LNG可替換用甲醇或者氨的不鋼船用罐,成功覆蓋ABC型液貨艙全系列產品,交付了國內最大LNG B型船用液貨艙。集團在2021年通過資產收購獲得了長江沿岸的船塢和碼頭的資產,完成了相關的產能拓展和佈局,集團也正處於最優的狀態來迎接長期的行業景氣週期和業務爆發,年內在升級後的新廠區成功建造並交付了首條8,200立方米LNG加注船。

國內內河內江船舶油改氣項目上,集團於2023年年初一次性為客戶交付了全國單一批次數量最多的油改氣船,共一次性交付了29艘,並在期內與長航集團旗下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以及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合作夥伴簽署戰略協議,圍繞國家綠色智能船舶發展規劃,以綠色智能化造船、造綠色智能船舶為理念,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引領內河船舶製造「數智化變革」,大力推動船舶模塊化、標準化和批量化製造,加快內河船舶升級迭代,致力於長江、京杭大運河等水系綠色升級。2023年下半年甲醇燃料船舶在內河新能源船舶市場上需求增加,集團亦加強了甲醇燃料船舶的技術儲備和市場開拓,獲挪威船級社DNV頒發甲醇燃料工具系統原則性認可(AIP)證書。期內水上清潔能源業務中心亦穩步推進綠色甲醇項目,在選址、業務模式、技術開發等取得突破進展。

氫能業務領域

集團是國內領先的氫能儲運裝備及工程服務提供商,自2006年起開展氫能業務,產品涵蓋了氫能「製儲運加用」等各細分領域。作為國際領先的氫能裝備及解決方案供應商,集團於年內持續加大在氫能行業上、中、下游領域佈局和拓展,不斷提升一體化解決方案能力。

上游製氫方面,憑藉集團在清潔能源領域的裝備智造和服務能力,成功與首鋼水鋼、凌鋼集團攜手開展焦爐氣製氫聯產LNG項目,有效利用工業副產氣製取清潔能源的項目模式得以成功複製,首個與鞍鋼股份合作的項目預計將於2024年投產,實現高純氫氣、LNG的規模化供應及應用推廣,集團也將圍繞該項目佈局「端到端」綜合服務。製氫裝備領域,集團於2023年年初成功下線1,200m3/h鹼性電解槽,與此同時,撬裝甲醇製氫設備也於年內正式面世,集團將持續積極佈局製氫裝備領域,不斷完善氫能裝備佈局。

中游業務方面,液氫儲運裝備領域是集團2023年重點發力方向,由集團牽頭起草的移動式液氫運輸容器團體標準於上半年正式發佈,隨後通過全國首個《移動式真空絕熱液氫壓力容器》企業標準,成功下線了全國首台40立方米商用液氫罐車和40英尺液氫罐箱,作為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的里程碑。目前集團握有多個液氫儲運裝備訂單,將於2024年開始交付。高壓氫儲運裝備領域,集團持續引領行業發展,產品市場佔有率領先,成功下線了國內首台30MPa氫氣管束式集裝箱並實現批量出貨,99/103MPa站用儲氫瓶組亦實現批量交付,市場反饋積極。30MPa氫氣管束式集裝箱的產業化應用,大幅降低了氫氣的運輸成本。氫氣球罐上,隨著國內大量綠氫及綠氨項目的開工,中壓氫氣球罐、液氨球罐業務也迎來了快速增長,集團成功中標了多個氫氣、液氨球罐項目。其中,在內蒙古首批綠氫示範項目華電達茂旗風光製氫項目球罐儲氫EPC工程中,交付6套單台1,500立方水容積中壓儲氫球罐,在業內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該項目實現了當年中標當年交付,技術水平及工程能力再上新台階。

下游終端應用方面,中集安瑞科參編的國家標準《車用壓縮氫氣塑料內膽碳纖維全纏繞氣瓶》、《車用壓縮氫氣纖維全纏繞氣瓶定期檢驗與評定》正式發佈並將於2024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中集‧合斯康Ⅳ型車載瓶及供氫系統生產基地也於2024年3月完成建設。目前在售Ⅲ型車載儲氫瓶覆蓋110L–390L不同的規格,業務規模持續高速增長,市佔率不斷提升;與此同時,搭載集團Ⅳ型車載瓶供氫系統產品的氫能重卡、氫能智軌電車分別成功出口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加氫站領域,集團成功交付了香港首個撬裝加氫站項目及配套的氫氣管束運輸車,以及香港首輛雙層氫能巴士的Ⅳ型車載瓶供氫系統,助力香港首個加氫站及首輛氫能巴士正式投運,打通了香港氫能城市交通應用場景。

化工環境

集團於2023年10月11日成功分拆化工環境業務並以「中集環科(中集安瑞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分拆上市後中集環科繼續承擔集團的化工環境業務,由中集集團與中集安瑞科繼續控股並且合併入賬其財務報表。

此分部專注於研發、製造及銷售多品類的化工液體、液化氣體及粉末類商品的罐式集裝箱,同時為罐式集裝箱提供清洗、年檢、修理、改造、翻新等後市場服務,並基於物聯網技術提供定制化的罐箱信息服務。2023年,集團分拆中集環科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化工環境業務在資本市場的加持下邁入了新的篇章。而與此同時,分部也面臨著全球地緣政治緊張、鋼材市場波動以及匯率變化等多重可能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和市場需求波動加劇的因素和挑戰。針對這些挑戰,本分部通過強化研發創新、優化供應鏈管理、升級產線佈局、提高生產柔性,以及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和數字化運營等策略,成功鞏固了市場份額,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儘管市場的外部環境變化導致本公司的主營產品––罐式集裝箱的銷量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了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本分部研發、製造及銷售全系列產品的罐式集裝箱,涵蓋標準不鋼液體罐箱、特種不鋼液體罐箱、碳鋼氣體罐箱、碳鋼粉末罐箱等,具備行業領先的罐箱研發和製造能力。罐式集裝箱產品全球市場份額連續多年排名第一,為國家工信部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本分部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致力於「安全、綠色、智能、輕量化」的技術發展方向,不斷探索和應用節能環保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能源。2023年,公司響應國家的綠色環保政策,建設了行業內首條近零VOC排放的涂裝噴粉線,並成功實現量產。

2023年,本分部獲得國家級「中國專利優秀獎」和「兩化融合管理體系AAA級評定證書」,還在江蘇省這一製造業大省獲得「江蘇省優秀企業」和「江蘇省綠色發展領軍企業」的榮譽,以及市級「南通市穩外貿工作先進企業」和「南通市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先進單位」。這不僅是對工匠精神和製造業成就的認可,也是對在綠色發展方面努力的肯定。在經營模式上,遵循「製造+服務+智能」的理念,不斷拓展後市場服務能力,並圍繞化工園區進行戰略佈局。智能業務特別是「罐程」品牌持續展現出快速增長趨勢,多項智能產品如數字傳感器、數顯儀錶、智能終端和乙二醇加熱製冷系統等已在智能罐箱中得到批量應用。

此外,本分部也在積極探索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與上海交大、北大光電研究院等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為未來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研發支持和創新動力。基於強大的製造能力和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還成功拓展到醫療設備部件製造領域,尤其是在核磁共振影像設備中的應用。

液態食品

液態食品分部活躍於全球範圍內的多種交鑰匙項目,包括啤酒、蒸餾酒、固態發酵(白酒╱調味品)、果汁、乳製品等,該分部作足準備,受惠於全球趨勢向好及主要消費驅動因素。

此分部專注於供儲存及加工啤酒、蒸餾酒、果汁及牛奶等液態食品之不鋼儲罐之工程、製造及銷售;該等產品及服務被納入為釀酒業及其他液態食品行業提供大型交鑰匙設計、採購及安裝施工(EPC)解決方案項目,包括提供週邊物流服務。

回顧期內,我們各業務種類均取得重大發展及成就,體現了我們對卓越及創新的承諾。在此期間,我們始終堅定不移地專注於為全球客戶提供卓越的交鑰匙解決方案,同時探索新市場並拓展我們的能力。

我們於墨西哥及泰國的交鑰匙啤酒廠項目繼續蓬勃發展,凸顯我們於提供EPC解決方案方面的專業知識及可靠性。我們已成功完成多個項目,包括啤酒廠交鑰匙安裝及擴張計劃,鞏固我們作為全球釀酒行業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的地位。

我們進一步向非啤酒市場多元化所作的努力已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特別是在蒸餾酒及果汁領域。隨著在手訂單穩定湧入及重大項目成功執行,我們展現了在滿足不同客戶需求方面的適應性及多功能性。

根據我們的戰略增長目標,我們已進軍固態發酵及生物製藥等新市場,憑藉我們的專業知識來取得初步項目,並在該等前景看好的行業站穩腳跟。該等市場的持續發展帶來了擴張及長期成功的機遇。

於2023年,本集團於墨西哥的新建綠地工廠開始進行土方工程及破土工程。廠址位於科阿韋拉州的薩爾蒂約(Saltillo, Coahuila),距蒙特雷(Monterrey)以西僅半小時車程。新工廠將為拉丁美洲及北美洲市場提供銷售、項目管理、製造及服務方面的支持。我們將建造約6,000平方米的生產廠房,並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進一步擴建。

此外,我們分別在巴西及日本開設兩個項目管理辦事處,以便能夠在液態食品及飲料市場獲得及交付更多項目。

在蒸餾市場,特別是威士忌生產領域,我們見證其快速成長,尤其是在中國等地區。通過獲得重要的威士忌項目,我們已鞏固領導地位,並為行業樹立典範。此外,我們專注於提供全面的EPC系統及解決方案,凸顯我們致力於提供超越傳統儲罐供應的價值。

隨著領先定量吸入劑製造商的關鍵項目啟動,我們在製藥領域的投資取得了顯著進展。該等舉措凸顯我們有能力將專業技術應用於不同行業,並為醫療保健等關鍵領域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於2023年11月,中集醇科收購Knzel Maschinenbau的大多數股份,該公司以其在啤酒廠麥芽處理及麥芽研磨方面的專業技術而聞名。此戰略性舉措增強本集團的釀酒解決方案組合,體現中集醇科對卓越的追求。是項收購促進合作,將本集團的全球影響力與Knzel的專業知識及互補能力相互結合。我們期望一同開拓新市場並增強我們的產品供應,以確保客戶能一直滿意。

展望未來,我們仍專注於發展及加強我們在所有營運市場中的地位,並專注於獲得重大項目。此外,憑藉著我們最先進的設施(包括新廠房)的優勢,我們計劃進一步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清潔能源

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各國將綠色清潔發展、實現碳中和作為提高經濟競爭力、提升國際影響力、搶佔科技制高點的重大機遇和關鍵抓手。COP28會議明確提出「需要大幅、快速和持續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符合1.5攝氏度的溫控目標」,呼籲各國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增加2倍,全球年均能效增加1倍;在21世紀中葉之前或21世紀中葉左右,在全球範圍加快實現淨零排放的能源系統,使用零碳和低碳燃料;在能源系統中,以公正、有序和合理的方式從化石燃料「轉型」,在這個關鍵十年加快行動,以便科學地實現本次COP28會議提出的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加快發展零碳和低碳排放技術,包括發展可再生能源、核能,以及碳捕獲、利用和封存(CCUS)等減排技術;通過一系列途徑加快道路運輸的減排,包括發展基礎設施、加快部署零排放和低排放車輛。

天然氣供應穩定、應用廣泛,是公認的碳達峰階段推動經濟社會清潔低碳發展的主體能源,及碳中和階段支可再生能源躍升發展的最佳過渡能源。受益於全球LNG接收能力不斷加強、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以及運輸成本的下降,全球市場對於LNG需求不斷加強。國際能源署(IEA)預測2030–2035年全球能源結構中,LNG將取代煤炭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長期而言全球範圍內對LNG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殼牌在《2024年液化天然氣》中展望,在中國工業需求以及南亞和東南亞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全球LNG需求將在2040年後繼續增長,預計到2040年,全球LNG需求將增長50%以上達到每年6.25–6.85億噸左右。國際能源署認為,2024年全球天然氣需求會比2023年出現「強勁增長」,主要是受到氣溫偏低和價格下降的推動。2024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可能會增長2.5%,市場會比2023年(增長0.5%)更為堅挺。行業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增長率預計將達6%–8%。

在雙碳的發展進程中,氫能等可再生能源規模及應用亦將加速發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預測2050年,全球綠氫需求量將達3.6億噸,氫能將實現跨洲及洲內跨區的大範圍優化配置,輸送規模約5,000萬噸。同時伴隨綠氫製備和CCUS等技術成本不斷下降,2050年全球綠氨、綠色甲醇規模有望分別達到8,000萬噸和6,000萬噸。

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自2023年1月1日起,船舶必須獲得現有船舶能效指數(EEXI)能效認證,同時還需收集CO排放數據,報告年度運營碳強度指標(CII),

也明確了「接近2050前後」達到淨零排放這一重要時間點,到2030年,國際海運溫室氣體年度排放總量比2008年至少降低20%,並力爭降低30%,零╱近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燃料使用佔比至少達到5%,並力爭達到10%,意味著航運業將減少2,000萬–4,000萬噸傳統燃油的消耗,瞄準船舶全壽命週期減排,LNG、甲醇、液氨等可替代燃料,以及新型節能技術應用成為當前新建船舶的主要選項。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指出在減排規則主導下,新造船訂單中已有接近一半的船舶使用或準備使用可替代燃料,約四分之一的訂單使用一項或多項節能技術,越接近2030年,船隊綠色化趨勢將加速,造船業在綠色轉型上主動性正在加強。內河內江實施「氣化長江」和「氣化珠江」戰略亦勢在必行。

在全球綠色發展趨勢下,工業、建築、交通(包括航運)等各領域都需加速低碳轉型,才能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未來保持競爭力。面對國內外能源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挑戰的同時,集團清潔能源業務也迎來了新的增長機遇。未來,集團將繼續發展在天然氣,以及氫能、綠色甲醇、綠氨等可再生能源相關的裝備智造、工程服務及一體化解決方案能力,助力產業鏈各細分領域客戶順利實現低碳轉型,並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創新,促進清潔能源更快速、更高效、更安全的規模化應用。

在上游業務領域,集團將積極拓展包括氫氣、LNG、綠色甲醇等清潔替代燃料製取的示範落地和新項目獲取;在中游儲運環節增強研發,繼續保持在LNG、氣氫、液氫、液氨、甲醇儲運的市場領先地位,並在儲能等新興業務領域積極佈局;在終端應用環節,助力LNG重卡、氫燃料電池車等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同時加速發展分佈式能源綜合服務,拓展多元應用場景,切實為工業、建築、農業等行業客戶降碳節能,加速脫碳進程。通過「製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的升級,實現清潔能源業務「端到端」閉環運營和增值,此外,集團也將推動智慧能源裝備研發與平台建設,鏈通清潔能源裝備,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管理,促進能源互聯網新業態。

針對全球航運和內河內江綠色升級的發展痛點,集團將不斷研發新技術、新工藝,從替代燃料生產、運輸、存儲、加注等各環節整體推動產業轉型與綠色發展。集團也會積極把握船舶行業的高景氣週期,繼續完善全譜系中小型液化氣船與清潔能源雙燃料船、LNG加注船、LNG船用燃料罐等產品佈局。

在海外市場上,集團也將繼續加大開拓力度,近幾年的積極佈局已經初有成效。集團將持續增強海外銷售網點和產品、工程業務矩陣,大力拓展亞太、歐洲、南北美洲、非洲、中東等市場,充分把握全球市場發展機遇。

化工環境

面對新能源產業的迅猛發展和國家對高端科技產業的重點扶持,本分部未來的發展策略將集中在多個關鍵領域以應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和變化。新能源電池電解液需求的增長,以及芯片、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興起,預示著電解液罐箱和電子級內襯罐箱的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同時,國內多式聯運的發展政策將進一步突顯罐箱運輸的優勢,促進新能源產業用戶轉向使用罐箱設備進行物流運輸。此外,也將積極進軍生物醫藥行業,開發醫藥級罐箱產品,並利用在醫療領域的高精度裝焊經驗,拓展醫療檢測、工業及科研領域的新業務。

本分部秉承「成為全球化工物流和環保領域的卓越領導者」的信念,將貫徹落實「創新引領、智改數轉、罐通天下、綠色發展」的戰略方向,繼續加大技術研發和資源投入,大力拓展罐式集裝箱應用市場。通過更多智能化技術和設備應用,更加精益化的產線佈局,提高生產效率,改善作業環境,實現人機協同,降低勞動強度。此外,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構建數據驅動的決策機制,進一步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在鞏固罐式裝備製造業務的基礎上,本分部也將重點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利用物聯網技術幫助客戶提升運營效率,助力智慧化物流。計劃加快罐箱後市場服務的全球化佈局,為客戶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服務,以此來擴大企業品牌影響力、增強企業競爭力,並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增值服務,從而進一步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在環保業務方面,本分部將繼續優化業務佈局,持續探索城市礦山、稀貴金屬等資源化利用的潛在機會,致力於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模式,為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液態食品

該分部願景乃由其核心目標所推動,即提供全球最好的安全高效及可持續發展的液態加工解決方案。該分部確立具體的戰略主題,從而使其於2024年全年及其後年度繼續錄得盈利增長。

該業務單位的主要目標是加強現有業務營運、強化產品組合、開拓新市場機會(尤其是在固態發酵等非啤酒業務領域),並憑藉著更廣泛的全球業務範圍、產品及市場多元化以及產品創新(無論是通過內生增長亦或是通過外延併購)來尋求地理擴張機會。通過我們擴展的EPC能力及解決方案、產品及服務組合,重點關注市場╱行業,中國市場(進一步)發展將受到更多關注。

該分部已制定可持續發展的奮鬥目標,分為六個關鍵支柱。此一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一系列舉措,包括減少我們自身的碳足跡、遵守國際環境、社會及管治標準、積極支持客戶實現淨零排放,以及投資一支才華橫溢、多元化及敬業的員工團隊。

資料來源: 中集安瑞科 (03899)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