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201.27 372.34
  • 國企指數 6100.22 145.60
  • 上證指數 3044.82 22.84
03366 華僑城(亞洲)
即時報價: 0.161 +0.002 (+1.3%)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1,4743,0721,263
毛利304322139
EBITDA-517-27-27
EBIT-717-215-160
股東應佔溢利-1,112-2,158-593
每股盈利-1.82-3.23-0.87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4.930.85-0.32

主要從事綜合開發業務;以及製造及銷售紙箱及紙製品。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二三年,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經濟增速下行並步入中低速增長軌道,中長期增長動力顯著不足,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外部環境對我國發展的不利影響持續加大。由於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及嚴峻性上升,國內周期性和結構性問題並存,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在行業整體承壓、需求減弱及市場低迷中,本集團迎難而上,堅定不移深化精益管理、推進降本增效,調整優化業務佈局,統籌推動資產盤活、資產管理等業務齊頭並進,通過債務置換優化債務結構,償還8億美元永續債,防範債務風險;持續加強被投企業賦能,推動多方互利共贏;堅持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持續鍛造專業的經營能力和管理能力。

本期內,本集團實現經營收入約人民幣12.6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約58.89%;本集團的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約為人民幣4.6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虧約人民幣14.48億元。

綜合開發業務

二零二三年,房地產銷售同比降幅繼續擴大,延續築底行情;年內,房地產行業政策面不斷優化、釋放利好,監管層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提振市場信心,但購房者信心和行業預期的修復尚需時日,防範風險、優化資產結構及去庫存,仍是企業穩健發展的關鍵。

本集團綜合開發業務重點佈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都市圈區域城市,在合肥、上海、重慶、中山等地持有項目,全口徑土地儲備共93.67萬平方米。二零二三年,本集團全口徑銷售面積9.37萬平米,全口徑合約銷售金額為人民幣14.53億元。

本集團在合肥空港國際小鎮累計獲取2,000餘畝土地,目前已經形成社區、商業、微度假、產業辦公一體化商業體系。空港國際小鎮位於合肥科技創新示範區,為本集團打造的產城融合示範項目。項目與集成電路產業重點企業長鑫存儲、合肥新橋電動汽車產業園協同發展。二零二三年,合肥空港國際小鎮項目通過數字營銷、分銷、產業團購、安置換購等方式多措並舉,精准營銷,安置換購數量位居合肥市前列。

二零二三年,上海蘇河灣項目落地大宗交易,酒店系列資產轉讓收到全款人民幣24.3億元。為更好應對租賃市場變化,上海蘇河灣調整經營策略靈活應對,沿街商鋪出租率達86.79%,同比上升12.1個百分點。

工業產業園項目

本集團在廣東惠州、江蘇蘇州持有三個產業園項目,惠州雙創產業園新區已開工建設,建成後可增加面積9.3萬平方米;截至二零二三年底,產業園可出租面積約為16.38萬平方米,出租率達96.65%。本期內產業園經營穩健,運行良好,實現租賃收入約為人民幣3,287萬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5.37%。

於本期內,本集團綜合開發業務實現收入約為人民幣12.5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約59.08%;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之分部虧損約為人民幣2.47億元,同比增虧129%。

股權投資及基金業務

二零二三年,在宏觀經濟增速下行、證券市場表現低迷的背景下,國內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節奏延續放緩態勢,投資案例數及金額縮減顯著,競爭格局進一步分化。與此同時,為推動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有序發展,相關監管措施持續加強,各項規範細則陸續推出,行業監管環境日益完善。

本集團作為大型國有中央企業華僑城集團旗下唯一境外上市公司,股權投資及基金業務立足於粵港澳大灣區及長三角經濟圈等優勢區域,以「文旅+科技」產業生態圈為重點投資方向,發揮產業資本投資及並購優勢,加強投資管理能力,提高投後賦能效應,促進被投企業快速發展,實現多方共贏。

截至二零二三年底,本集團旗下基金總規模為人民幣43.7億元,主動管理基金規模為人民幣15億元。於本期內,本集團旗下基金成功投資專注於文娛科技投資的南山三期基金。本集團積極加強被投企業與母公司的業務協同,實現資本賦能:投資的迷你世界IP潮玩主題區於2023年國慶期間在母公司旗下深圳歡樂谷盛大開園,並持續開放;投資的國際化營地教育機構游美營地先後於母公司旗下江蘇省昆山市及雲南省昆明市的項目開業運營。

二零二三年,本集團市場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先後獲得多個獎項,包括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金投獎-「2023年度中國影響力VC投資機構TOP50」、「2023年度中國影響力國資投資機構TOP50」、「2023年度中國最佳智能製造領域投資機構TOP30」的榮譽。

於本期內,投資及基金業務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之分部虧損約為人民幣1.8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虧約89.76%。

資料來源: 華僑城(亞洲) (03366)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二四年,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嚴峻,面臨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等問題。本集團將把握經濟回升向好的基本趨勢,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基礎建設,保持定力、開拓奮進,從當前挑戰中搶抓和創造機遇,在加強風險防控、優化資產結構中錘煉專業能力,降低負債,加強資產管理,增強管理效能,不斷提升經營水平。

二零二四年,綜合開發業務方面,本集團將緊抓金融、財稅以及行政政策進一步放鬆的政策窗口期,加大力度推進低效資產盤活、調倉換倉,加快存貨去化,優化業務結構,將資源向更能產生增加值的領域集中;實現穩中求進,穩中向好的新局面。

二零二四年,股權投資及基金業務方面,本集團將充分依托華僑城的產業資源優勢,通過已初步形成的多元化基金產品,儲備優質投資標的;加強投後賦能,積極調動產業資源與金融資源助推被投企業發展壯大;在合適時機實現退出,不斷迭代「募投管退」的閉環管理能力。

二零二四年,本集團將圍繞加強頂層設計、聚焦提升盈利能力、化解重大風險等重點舉措,推動主營業務轉型,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努力成為主業突出、優強發展、治理完善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資料來源: 華僑城(亞洲) (03366)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