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6224.14 161.73
  • 國企指數 5746.61 57.25
  • 上證指數 3065.26 8.96
02727 上海電氣
即時報價: 1.710 +0.010 (+0.6%)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131,388117,623114,797
毛利19,23818,50720,886
EBITDA-9,909-260
EBIT-12,534-3,497-460
股東應佔溢利-9,988-3,566285
每股盈利-0.78-0.260.02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4.533.953.74

主要業務聚焦能源裝備、工業裝備、集成服務三大業務。能源裝備業務板塊:設計、製造和銷售核電設備、儲能設備、風電設備、燃煤發電及配套設備、燃氣發電設備、高端化工設備;提供電網及工業智能供電系統解決方案。工業裝備業務:設計、製造和銷售電梯、大中型電機、智能製造設備、工業基礎件、建築工業化設備。集成服務業務:提供能源、環保及自動化工程及服務,包括各類傳統能源及新能源、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污水處理、煙氣處理、軌道交通等;提供工業互聯網服務;提供金融服務,包括融資租賃、保理、資產管理、保險經紀等;提供產業地產為主的物業管理服務等。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二三年,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國內經濟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總體回升向好。報告期內,面對機會與挑戰並存的外部環境,集團上下保持戰略定力,扎實推進集團「十四五」戰略全面落地實施,本公司的總體經營情況平穩有序。

於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報告期」),本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人民幣1,147.97億元,同比下降2.4%;報告期內本公司毛利率為18.8%,同比增加2.6個百份點;報告期內,本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人民幣2.85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人民幣35.66億元;2023年度基本每股利潤為人民幣0.018元,上年同期為每股虧損人民幣0.228元。報告期內,本公司較上年同期實現扭虧為盈,主要原因為:1、報告期內,本公司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聚焦主責主業,部份業務板塊毛利額及毛利率較上年同期顯著上升;2、報告期內,本公司持續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加大催收回收力度,信用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3、報告期內,本公司所持金融資產公允價值波動產生的損失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

報告期內,本公司實現新增訂單人民幣1,372.1億元。本公司新增訂單中,能源裝備人民幣752.2億元(其中:核電設備人民幣89.7億元,燃煤發電設備人民幣303.2億元,儲能設備人民幣120.7億元,風電設備人民幣69.4億元),工業裝備人民幣423.4億元,集成服務人民幣196.6億元。截至報告期末,本公司在手訂單為人民幣2,657.6億元。本公司在手訂單中,能源裝備人民幣1,531.3億元(其中:核電設備人民幣306.4億元,燃煤發電設備人民幣661.5億元,儲能設備人民幣72.7億元,風電設備人民幣226.2億元),工業裝備人民幣152.6億元,集成服務人民幣973.7億元。

報告期內,本公司主要經營情況如下:

1、聚焦高端裝備製造,鍛造核心競爭優勢

我們聚焦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積極把握國家能源政策機遇,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持續打造上海電氣核心競爭優勢。

在核電領域,我們的核電業務繼續保持綜合市場佔有率行業第一。報告期內,我們中標中核集團高溫氣冷堆6台蒸發器、4台壓力容器、6台金屬堆芯支撐三項主設備,首次實現在高溫堆蒸發器訂單的突破,具備為高溫氣冷堆提供全套機械類核島主設備的供貨能力;中標海陽一體化供熱堆全套核島主設備,成為國內首家具備一體化供熱堆成套供貨業績的設備製造商。報告期內,我們參建的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完成168小時連續運行試驗,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誌性成果,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商用核電站,標誌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核聚變領域,我們中標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所設計的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的TF線圈盒首批採購項目和新奧集團「玄龍50」項目關鍵主設備項目,具備為磁約束核聚變主機系統提供全套核心設備的供貨能力。我們中標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重載超重力離心機主機系統和高速超重力離心機轉動系統兩個項目,填補我國超大容量超重力裝置的空白。

在高效清潔能源領域,圍繞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主題,我們憑藉在火電領域的技術和市場積累,發力煤電「三改聯動」市場,不斷刷新煤電機組全球最低煤耗紀錄,激活煤電高效清潔發展新活力。報告期內,得益於超超臨界主機設備優異的性能和長期安全穩定的運行表現,我們接連中標了國內多個高效清潔能源項目訂單。我們承接了廣東國粵韶關綜合利用發電擴建項目,將採用自主研發的700MW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參數最高、節能及環保效果最佳的循環流化床鍋爐。我們完成國能粵電臺山電廠2號機組高溫亞臨界提溫提效升級改造,實現降耗近8.3%,形成升級改造工程應用示範效應。報告期內,我們與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工程長協服務合同,實現了我們在低熱值燃機長協服務領域的突破。我們的首台H級燃氣輪機聯合循環設備在上海電力閔行發電廠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示範項目上順利通過了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在電梯設備領域,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上海三菱電梯」)堅持「產品服務雙輪驅動」發展路徑,推進用戶全生命週期價值最大化的質量管理,推進具有成本競爭力的質量差異化戰略。報告期內,首台10米/秒「菱雲」系列LEHY-H超高速電梯完成交付,其曳引機、控制櫃及主要安全部件均實現自主製造。報告期內,上海三菱電梯的安裝、改造及維保等服務收入佔電梯業務的收入比重達到40%,其中改造和維保業務呈加速增長趨勢。

我們的葉片、軸承、緊固件、工具等工業基礎件業務圍繞「成為世界一流的工業基礎件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為國內中高端基礎件進口替代主力軍」的願景,在產品高端化、國產化、產業門類整合拓展和推進產業鏈分佈集群發展上持續發力,已形成高質量的「專精特新」業務集群。報告期內,本公司下屬上海工具廠有限公司榮膺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由此,我們在葉片、軸承、緊固件、工具四大工業基礎件業務領域的國內企業實現專精特新企業認定大滿貫。

在航空裝配製造線領域,我們依託自身的極限製造能力和集成裝備實力,為飛機製造及航空發動機製造等高端製造用戶提供安全可控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報告期內,本公司下屬寶爾捷公司中標首條國產寬體客機生產線項目,將為客戶提供中機身壁板組件裝配生產線,助力中國大飛機產業發展;攜手合作夥伴簽訂國產自研寬體客機壁板裝配線項目的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國際先進生產線的典範項目。

在智慧交通領域,上海電氣泰雷茲交通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發佈了面向下一代的自主列車控制信號系統TSTCBTC3.0,該系統通過運用自主障礙物檢測、5G等最新技術,進一步提升列車控制效率,提升列車智能自主水平。報告期內,我們中標了青島膠州中運量L1線工程項目,實現iDRT數字軌道交通系統滬外市場的突破,並中標了南昌、上海等多地城市軌交信號項目。

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數字化工廠、智能製造示範項目,以數據驅動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賦能裝備製造業發展。報告期內,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汽輪機廠的汽輪機核心裝備智能工廠、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上海發電機廠的大型汽輪發電機智能工廠、上海三菱電梯的電梯智能工廠、上海電氣凱士比核電泵閥有限公司的核電泵閥智能工廠等製造工廠成功入選上海市100家智能工廠,上海電氣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入選上海市經信委第二批「工賦鏈主」培育企業名單。在城市數智化領域,我們中標上海市楊浦濱江智慧管理平臺、上海市楊浦軌道交通車站出入口感知設備建設等項目,持續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我們的「星雲智匯」工業互聯網平臺入選工信部二零二三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五十一個國家級最高水平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

2、推進新能源產業佈局,壯大新賽道新產業

報告期內,我們正式發佈《上海電氣集團「雙碳」行動方案》,提出「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力爭2035年前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2055年前全價值鏈碳中和」的發展目標。我們加快佈局「風光儲氫」等新能源產業,充分發揮技術集成優勢,積極構建「全方位」新型電力系統和「立體式」零碳產業園區整體解決方案。

在儲能領域,我們積極佈局壓縮空氣儲能、液流儲能等儲能技術路線,構建多元儲能產業協同發展生態。報告期內,我們中標世界首台(套)3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示範工程——湖北應城3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示範工程空氣壓縮機組配套電機項目,標誌著我們已具備向先進大型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壓縮機組提供超大容量、超高效率、超高轉速電動機解決方案的能力。我們中標中國能建集團甘肅酒泉300MW壓縮空氣儲能透平發電設備項目,該項目是全球首次採用人工硐室作為儲氣系統的3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示範工程,採用全球首創的低熔點熔融鹽高溫絕熱壓縮技術,開創了大容量壓縮空氣儲能綠色、零碳、高效、經濟、應用場景靈活的新路線、新方案。報告期內,我們承接的日本工商業用戶側光儲微網示範項目全釩液流儲能設備通過客戶驗收並完成發運,對佈局全球儲能市場具有里程碑式意義。報告期內,本公司下屬上海電氣(安徽)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輪融資,憑藉其在液流電池領域的技術沉澱和產業化進程,已研發出5kW/25kW/32kW系列電堆,成功交付50余項液流電池儲能項目並出口到日本、澳洲、歐洲等海外市場。

在氫能領域,我們依託在高端裝備製造及系統集成方面的技術積累,積極提供氫能「制、儲、加、用」四大環節全產業鏈解決方案。本公司下屬上海氫器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國際一流的電解水制氫研發實驗室,為關鍵材料研發、部件製備、產品製造提供了全方位基礎支撐,目前堿性電解槽產能已達1GW以上,PEM電解槽產能已達200MW以上。報告期內,我們建成國內首個應用於工業園區的「綠氫制-儲-用」一體化示範項目,該項目兼具國內規模最大的PEM電解水制氫系統多功能測試驗證平臺。

在風電領域,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氣風電」)持續保持在海上風電市場的領先優勢。基於「精於風,不止於風」的發展理念以及積澱多年的風電領先經驗,我們為客戶提供配套的風電全生命週期解決方案,開拓「風電+」的全新應用場景。報告期,我們積極推動市場開拓,實現海外訂單重大突破,成功簽訂共計436.5MW海外風機銷售合同。我們在海上風電運維領域引入亞洲首制海上風電SOV運維母船,投入使用後將大幅緩解目前中國主流海上交通船窗口期短、無法接續作業、往返次數多、效率低、惡劣海況適用性差等痛點,為深遠海項目運維提供有力支撐。

在光伏領域,報告期內,我們在英國、日本等海外市場承接的多個光伏項目成功並網。我們積極推進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工廠建設,基本實現從工廠設計、組件和電池片產線建設、材料功能研究和產品開發的全產業鏈能力佈局。在光熱領域,我們中標中廣核新能源西藏阿裡150MW雪域高原「零碳」光儲熱電示範項目、50MW太陽能熱發電與供暖汽輪發電機組和中能建哈密「光(熱)儲」多能互補一體化綠電示範項目150兆瓦光熱電站汽輪機設備,助力推動「風光儲一體化」項目建設。

3、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升產業發展能力

二零二三年是上海電氣的「科技創新年」,圍繞集團「十四五」戰略目標,我們將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外部協同,引流創新資源,構建開放、協同、共贏的科技創新體系。

我們積極承擔國家和地方重大研發任務,報告期內,我們獲批科學技術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市國資委企業創新發展和能級提升專項、市經信委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市科委科研計劃項目、市發改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等20余項,內容涵蓋新能源、儲能、工業母機、人工智能等領域。在二零二三年五月公佈的「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中,我們的《典型流程工業過程運行優化關鍵技術及其應用》、《航天高性能關鍵件形性協同控制的加工技術與裝備》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軌道交通全自動列控系統互聯互通的關鍵技術與裝備產業化》、《面向複雜功能曲面智能感知銑磨機器人裝備關鍵技術及應用》、《智能型電能質量治理裝置及柔性並網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我們以硬核科技打造高端裝備產業格局,在相關核心技術領域實現突破。我們參研的「大型核電站CAP1400(國和一號)主管道研製及應用」技術成果通過中國核學會的鑒定,該主管道是目前世界壓水堆核電中規格最大的不鋼鍛制主管道。報告期內,我們成功實現大F重型在運燃機摻氫技術自主升級及示範驗證,為國內首次大F重型燃機實施的摻氫燃燒改造和科研攻關項目,同時我們也已在更高比例的摻氫燃燒技術上完成技術儲備。

圍繞國家「雙碳」目標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戰略,我們積極推進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和產品開發,加快新賽道產業鏈能力佈局。在儲能技術領域,我們已在鋰電池儲能、釩液流儲能、壓縮空氣儲能、光熱熔鹽儲能、飛輪儲能等新型儲能領域形成系列化產品開發製造能力。在氫能技術領域,我們全面切入「制、儲、加、用」全產業鏈主要裝備領域。報告期內,我們發佈了2000Nm3/h堿水制氫設備、100Nm3/h PEM電解水制氫設備,並已在加氫、化工等領域獲得訂單。在風電技術領域,電氣風電不僅積累了中國最大海上風電樣本庫,還在多個海上風電項目中實現了行業突破。電氣風電推出海神平臺全海域大容量系列產品之一的16+MW風機,該機組是當時全球已中標最大單機容量、最大風輪直徑海上風電機組。報告期內,我們推出全新一代廣泛適用的陸上雙饋風電機組平臺——卓越平臺,適應國內低風速、超低風速市場及沙戈荒基地應用場景。在光伏技術領域,我們積極進入異質結光伏產業,通過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產能佈局和技術研發,致力於掌握N型新一代光伏核心技術,推動綠電零碳產業落地,依託能源和工業裝備領域的綜合實力,持續打造“光伏+”與新能源應用場景一體化解決方案。報告期內,我們開展的「應用於風光綠色能源電站的國內首台分佈式50Mvar級GVPI空冷調相機項目」通過了上海市高端能源裝備製造首台套突破項目驗收,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報告期內,我們成立了多個技術領域的科技專家工作室,促進集團內部的「底層技術」協同,賦能集團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我們的中央研究院和增材製造國家研究院成立聯合實驗室,雙方將聚焦增減材製造裝備和工業軟件等領域相互賦能、協同創新;我們與江森自控攜手成立「碳&數」聯合實驗室,將共同打造融合「電-冷-熱-氣」多能源的綠色低碳、智慧融合綜合解決方案和智能服務平臺;我們與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積極探討合作創新,致力於構建長期穩定的合作創新平臺;我們參與編制團體標準《零碳產業園區實施路徑規劃與評估》,首次為國內產業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二四年,我們將牢牢把握「聚焦國家戰略,穩中求進,重點突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工作主基調,積極融入國家製造強國戰略中,聚焦主責主業,對標領先,堅持抓好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和市場開拓能力提升,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推動集團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引領下的高質量發展,加快將上海電氣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裝備企業。

資料來源: 上海電氣 (02727)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