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6224.14 161.73
  • 國企指數 5746.61 57.25
  • 上證指數 3065.26 8.96
02020 安踏體育
即時報價: 83.800 -1.150 (-1.4%)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112/202212/2023
營業額49,32853,65162,356
毛利30,40432,31839,028
EBITDA12,98913,56618,520
EBIT9,7239,10213,533
股東應佔溢利7,7207,59010,236
每股盈利3.513.164.07
每股股息1.581.341.97
每股資產淨值13.0914.2120.02

集團的主要業務為為品牌營銷、生產、設計、採購、供應鏈管理、批發及零售品牌體育用品,包括鞋類,服裝及配飾。

業務回顧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堅持長期主義超越週期秉持堅定信心向上挑戰

冬去春來,萬象更新。過去三年,本集團展現了非凡的韌性,成功克服了各種外部經營環境不確定性的考驗,以清晰的戰略打贏了多場必勝之戰。於二零二三年,儘管面對市場競爭加劇,我們把握了市場格局轉變的新發展機遇,堅持「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戰略佈局,最終跑贏了行業,於專業運動、時尚運動和戶外運動三大賽道,均實現了高質量增長,取得滿意的成績,體現我們的長期實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面對新的歷史使命、考驗和發展責任,我們需要具備更廣闊的視野,讓我們的品牌以深耕中國和出海兩條腿走路,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為此,於本財政年度,我們進行多項的變革,包括於二零二三年初完善企業管治架構、成立東南亞國際事業部以深化「全球化」發展戰略佈局、提升本集團的數字化能力等,各品牌亦發佈了未來三年(二零二四年至二零二六年)的發展戰略規劃,確立了我們未來的增長邏輯。

收益再創歷史新高股東應佔溢利首破百億

於本財政年度,本集團保持穩定健康的勢態,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本集團收益再創歷史新高,增長16.2%至人民幣623.6億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536.5億元),奠定了中國體育品牌的領先地位;整體毛利率和經營溢利率對比二零二二年均錄得顯著提升,整體毛利率上升2.4個百分點至62.6%(二零二二年:60.2%),營運效率進一步提升,整體經營溢利率上升3.7個百分點至24.6%(二零二二年:20.9%);按綜合基準,不包括分佔合營公司損益影響,股東應佔溢利大幅增加44.9%至人民幣109.5億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75.6億元)。按綜合基準,包括分佔合營公司損益影響,本集團股東應佔溢利首破百億,大幅增加34.9%至人民幣102.4億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75.9億元)。

於本財政年度,本集團財務狀況穩健,現金產出能力依然強勁,淨現金充裕。經營現金淨流入錄得人民幣196.3億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121.5億元),自由現金流入錄得人民幣178.2億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104.2億元)。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存款期超過三個月的銀行定期存款及已抵押存款合計為人民幣485.2億元。此外,本集團致力為股東創造價值及帶來持續而穩步增長的回報。本財政年度普通股息分派比率為股東應佔溢利的50.7%(二零二二年:44.3%)。

夯實三大核心能力持續強化品牌心智

作為具有獨特競爭力的全球化體育用品集團,我們繼續發揮「多品牌」策略的優勢,並獲得豐碩的成果。我們不斷加強旗下各品牌在細分市場的競爭力,提高零售運營效率,以差異化佈局穩步發力,旨在提升各品牌在終端營運能力上的市場競爭地位。

安踏聚焦變革,以「大眾定位、專業突破、品牌向上」的核心策略,推進各項計劃,包括完善商品以及渠道矩陣,以專業賦能大眾定位。於本財政年度,安踏分部收益增長9.3%至人民幣303.1億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277.2億元),毛利率和經營溢利率分別上升至54.9%(二零二二年:53.6%)及22.2%(二零二二年:21.4%)。

FILA秉持「高質高效、健康增長」的原則,開展了品牌的「燈塔計劃」以尋求品牌向上,多項運營指標均超越業務目標,當中電子商貿業務表現告捷,在直播和社交平台取得歷史性突破,專業運動及鞋類銷售亦實現明顯增長。於本財政年度,FILA分部收益增長16.6%至人民幣251.0億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215.2億元),毛利率和經營溢利率錄得大幅提升,分別達至69.0%(二零二二年:66.4%)及27.6%(二零二二年:20.0%)的水平。

受惠於戶外運動逐漸成為消費者的新生活方式,其他品牌保持高速增長。DESCENTE以高端、高質感的專業運動品牌為定位,KOLON SPORT以高端品質戶外生活方式作為品牌形象,兩者均具備高水平的產品競爭力,於風潮下潛能得以充分釋放。於本財政年度,所有其他品牌合計收益大幅增長57.7%至人民幣69.5億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44.1億元),毛利率錄得72.9%(二零二二年:71.8%),經營溢利率大幅躍升至27.1%(二零二二年:20.6%),取得驕人成績。

Amer Sports業務的表現同樣令人振奮。於本財政年度,合營公司AS Holding之收益增長30.1%到人民幣312.5億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240.3億元),EBITDA增長45.4%至人民幣37.5億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25.8億元),反映合營公司健康發展,營運層面盈利能力上升。

Amer Sports, Inc.於二零二四年二月一日成功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完成其發展歷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次上市將有助推動Amer Sports, Inc.的加速增長策略。本集團作為Amer Sports, Inc.的最大股東,通過雙方的優勢和戰略上的互補,我們相信未來Amer Sports, Inc.予本集團將實現重要的正向貢獻,賦能我們的全球化佈局。

從優秀走向偉大共生向上美好啟程

集團懷抱清晰使命-「將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融入每個人的生活」,我們不僅要做領先的中國品牌,更要成為一家世界領先的多品牌體育用品集團,從「優秀」走向「偉大」。為實現此願景與使命,我們一直強化本集團的三大核心能力:「多品牌協同管理」、「多品牌零售運營」、「全球化運營與資源佈局」能力,這三大能力是本集團能持續打勝仗的根基和力量。

本集團在成長為偉大企業的進程中,將持續創造三大價值,提供「消費者價值」,製造具吸引力的產品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群體的需求;打造「企業價值」,以制度化企業管理的優勢,高標準對標,務求實現行業領先的營運效率;以及建立「社會價值」,積極回饋社會,與社會共生。我深信憑藉本集團堅持長期主義的精神,將繼續支撐我們執行更多有價值的變革,創造百年企業,賦能愛運動的每一個人。

資料來源: 安踏體育 (02020)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環球經濟尚有不明朗因素,地緣政治風險的持續影響,加上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有較高的比較基數效應,本集團對二零二四年的的業務展望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從高端到大眾,我們相信中國體育用品在不同消費層級均保持中高速增長,依然是一條優質賽道。戶外經濟和小眾運動熱度持續,女性運動市場規模具備較大的增長潛力,青少年體育教育也呈快速發展趨勢,體育消費成為更多人生活方式的基本選擇。因此,我們對行業的長遠前景保持樂觀態度。

本集團的「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戰略執行進展良好,通過差異化定位的品牌組合,能夠滿足各種運動場景下的需求。市場需求變得更加迅速和多樣化,本集團的多品牌協同價值將進一步突顯。為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提升本集團品牌競爭力,我們積極推動各品牌的健康發展,同時將業務擴展至東南亞和其他海外市場。

專業運動群:發揮變革優勢,以專業賦能大眾

在專業運動群方面,安踏及安踏兒童啟動並實施變革創新,提出了「大眾定位、專業突破、品牌提升」的核心策略,旨在爭取更大的大眾市場份額。我們將堅持高性價比的原則,注重打造具有創新感和獨特性的產品,為產品注入品牌故事,致力於在消費者心中建立更強的品牌形象。我們持續創新,確保我們的產品在功能和創新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讓產品本身不斷超越消費者的期望,讓他們在相同的價格下獲得更高水準的產品及更好的體驗,在選擇購買時將安踏作為首選。

隨著二零二四年巴黎奧運會的臨近,中國健兒將再次身披安踏戰袍徵戰奧運會。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官方合作夥伴,我們將繼續為中國體育健兒提供專業的體育產品。另一方面,安踏將持續拓展國際市場,將更多中國製造的運動鞋服帶到全球各地。隨著NBA球星凱里·歐文的簽名籃球鞋正式在全球發售,我們期待透過籃球領域的推動,進一步提升品牌在全球範圍的知名度。

另外,我們還將推行渠道優化,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採用符合當地商圈、具有差異化店鋪形象,一方面於戰略地點以大店突顯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於縣城地區放寬店舖形象標準,使渠道管理足夠靈活,進入以往未被覆蓋的地區。

時尚運動群:以科技賦能時尚,以時尚賦能運動

在時尚運動領域,我們不斷追求高質量的成長。FILA堅持高端運動時尚的定位,並利用豐富的品牌資源,包括科技及研發能力、跨界聯名和知名代言人等,保持品牌持續創新的高水準。我們專注於提升商品品質,推動時尚保鮮,鞏固在時尚運動領域的競爭優勢。同時,我們將擴大專業運動領域的影響力,加強商品差異化,提升創新研發能力,為消費者打造更具時尚設計與功能性的優質產品。

專業運動仍然是FILA成長的關鍵驅動力,FILA在多個「菁英運動」垂直領域已經建立了品牌影響力,我們將專注於各細分賽道的核心品類,進行商品提升。特別於高爾夫領域,我們將繼續挖掘重要賽事和專業運動員等營銷資源,加強與球場和專業教練的合作,以鞏固高爾夫領域的品牌影響力。FILA KIDS將加強童鞋、運動服和親子商品的發展,吸引更多親子客群。FILA FUSION的FUSIONX系列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我們將持續加強潮流定位,強調年輕時尚生活方式的品牌故事。

而在卓越零售方面,FILA將關注重點商場及高端商圈,除了推出新的店舖形象,亦為這些區域制定專屬的營銷活動及提供專供商品。我們亦會加強會員運營,提升冀望提升高層級會員佔比,從而改善全渠道效率。

戶外運動群:強化品牌心智,發揮戶外優勢

本集團會繼續完善戶外運動群的「品牌心智」打造,捉緊場景延伸的新機遇,捕捉戶外運動市場的龐大機遇。當中,DESCENTE及KOLON SPORT增長戰略及目標清晰。DESCENTE過去數年已成功開拓一條高端運動品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品牌將致力提升滑雪、高爾夫及鐵人三項中的認知度排名,打造高質感商品及提升零售終端體驗。此外,品牌踏入兒童運動賽道,主打高端專業兒童裝備,提供滑雪、高爾夫、綜合運動和運動生活等多元化商品。

至於KOLON SPORT,我們需要深化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我們將繼續構建核心商品矩陣,孵化具潛力的商品品類,例如開拓防水夾克系列和鞋品類。隨著全天候的產品矩陣進一步完善,除了華東及華北這兩個傳統優勢區域以外,KOLON SPORT會加速佈局華南市場,提升知名度。同時,我們將持續升級店舖形象,帶給消費者更優質的消費體驗。

發揮多品牌力量引領高質量發展

於二零二四年,本集團完成收購瑜伽服品牌MAIA ACTIVE,使我們的品牌組合和發展更趨多元化。一方面,MAIAACTIVE具備未來增長潛力,有望驅動本集團整體女性業務的增長,亦讓我們以更深更廣的視覺探索女性消費市場。另一方面,憑藉本集團強大的品牌運營能力、零售管理能力與供應鏈管理能力,以及在「多品牌」實踐的豐富經驗,我們相信能夠支持和賦能MAIA ACTIVE更好地發揮其在女性市場的競爭優勢,促使兩者共同成長。

Amer Sports, Inc.於二零二四年成功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我們相信於其管理層的帶領下,各品牌的增長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在各自細分領域建立全球領先地位,且經營層面將繼續健康成長。安踏體育作為Amer Sports, Inc.的最大股東,展望未來,Amer Sports, Inc.有望為本集團逐步帶來正向貢獻,賦能我們的全球化佈局。

至二零二四年底,我們預計中國大陸和海外的安踏及安踏兒童門店數目將分別為7,100至7,200家及2,800至2,900家,而預計於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新加坡之FILA門店數目(包括FILAKIDS和FILA FUSION獨立店)將為2,100至2,200家。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之DESCENTE門店數目預計將在220至230家,而KOLON SPORT於中國大陸及中國香港之門店數目預計將為180至190家。

共生‧向上

本集團以「成為世界領先的多品牌體育用品集團」為願景,因此,我們會不斷升級和優化相關的管理模型,繼續做好「高標準對標」,向最優秀的企業看齊。我們的目標是在品牌價值、科技創新、社會責任、員工敬業度方面成為行業標桿。此外,在我們的未來發展規劃中,可持續發展佔據重要地位,我們致力於環境、社會和公司管治方面,引領行業邁向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於二零二四年初,本集團MSCI ESG評級連升兩級至「BBB」級,是中國體育用品公司中分數最高。在評級七大範圍中,安踏體育各項領域均獲提升,其中,化學品安全、勞工管理及原材料塑源方面提升幅度最大,充分反映了本集團在該方面的努力,包括承諾逐步減少至停止使用有害及受限化學品,安踏和FILA鞋類皮革產品100%使用皮革工作組織金級認證的皮革原材料,均可溯源至原產地,以及作為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成員和聯合國婦女署《賦權予婦女原則》全球簽署企業成員,遵循國際公認的人權政策,尊重包容和多元開放的企業文化等。未來,安踏體育會繼續通過與消費者、生態夥伴、環境、社會及員工等各持份者締造共生價值,推動可持續發展,肩負起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積極推進本集團的『1+3+5』可持續戰略目標。

資料來源: 安踏體育 (02020)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