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6224.14 161.73
  • 國企指數 5746.61 57.25
  • 上證指數 3065.26 8.96

10月21日 09:19

中銀:阿里新高騰訊牛皮 留意阿里購29769/阿里牛54688/騰訊購21224/騰訊沽25886

恆指近週暫於24000至24900點中間上落,恆指稍微高開29點後,暫於24500點中間窄幅上落。如果看好恆指,可留意恒指牛證(58506),收回價24000點,2023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43倍。如果看淡恆指,可留意恒指熊證(65433),收回價24900點,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43倍。

市場消息指繼中證監後,螞蟻集團亦通過港交所(00388)上市聆訊。初步預計下周二(27日)開始招股,暫定11月6日掛牌,螞蟻集團有望成為全球歷來最大規模新股。據外媒報道,螞蟻集團已將IPO估值目標由2500億美元上調至2800億美元(約2.17萬億港元),中港A+H上市料合共集資350億美元(約2700億港元)。阿里股價再創新高300.4元。如果看好阿里,可留意阿里牛證(54688),收回價282.88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16倍。或可留意阿里認購證(29769),行使價368.18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6倍。如看淡阿里,可留意阿里認沽證(17013),行使價240.08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7倍。

美團(03690)股價創283.6元後,連跌幾日,跌至20天線253.39元。如看好美團,可留意美團認購證(25226),行使價328.88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同時也可留意美團牛證(58671),收回價248.88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20倍。如看淡美團,可留意美團認沽證(28146),行使價204.8元,2021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

騰訊(00700)將於11月12日公佈第三季度業績,有研究部預期受惠於強勁的手遊業務,騰訊收入將升26%至1224億元人民幣。騰訊股價在徘徊區頂部整固,如看好騰訊,可留意騰訊牛證(61044),收回價550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32倍。或可留意騰訊認購證(21224),行使價659.38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10倍。

如看淡騰訊,可留意騰訊認沽證(25886),行使價480.68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10倍。
國內第四大電訊運營商中國廣電網絡股份近日正式在京成立,據報中國廣電將發行192號段的手機號碼。為了加速自己的5G網路建設步伐,中國廣電已經與中國移動(00941)簽署協議,將開展5G共建共用以及內容和平台合作,打造「網絡+內容」生態。中移動股價仍於三個月低位49元附近徘徊,如看好中移動,可留意中移動認購證(11505),行使價58.93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10倍。

友邦(01299)股價升至近四個月高位頂部的78元附近,如看好友邦,可留意友邦認購證(28705),行使價88.93元,2021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或可留意友邦牛證(50948),收回價73.88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16倍。如看淡友邦,可留意友邦牛證(54201),收回價84.88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9倍。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重要聲明

本資料由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持牌人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本公司」)發出,其內容僅供參考,惟不保證該等資料絕對正確,亦不對由於任何資料不準確或遺漏所引起之損失負上責任。本資料並不構成對任何投資買賣的要約,招攬或邀請,建議或推薦。認股證/牛熊證屬無抵押結構性產品,構成本公司( 作為發行人)而非其他人士的一般性無抵押合約責任,倘若本公司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分或全部應收款項。過往的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標。認股證/牛熊證價格可跌可升,並可在到期時或到期前會變成亳無價值,引致投資全盤損失。投資前,投資者應仔細參閱有關上市文件(及任何該檔之附錄)及有關補充上市文件所載認股證/牛熊證的詳情(包括風險因素),充份瞭解産品性質及風險,考慮投資是否適合閣下的個別情況,如有需要,應咨詢專業顧問。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為認股證/牛熊證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港交所唯一為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認股證/牛熊證提供買賣報價者。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