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6385.87 134.03
  • 國企指數 5803.86 54.17
  • 上證指數 3074.22 2.84

7月21日 09:30

中銀:港設科技指數,留意騰訊牛53759/中芯牛53166/阿里牛52472

內地股市上揚,上證指數升3.1%,收市報3314點,升3.1%。恆指低開69點後,曾跌300多點,暫時仍然在25000點附近窄幅。如看好恆指,可留意新上市的恆指牛證(53467),收回價24450點,2021年10月到期。如看淡恆指,可留意新上市的恆指熊證(56522),收回價25550點,今年10月到期。

中芯(0981)近日股價波幅擴大,股價曾跌10%後,跌幅收窄至跌2.5%至28元附近。過去5個交易日,有8300萬元和5800萬元分別流入中芯認購證和其牛證。如看好中芯,可留意中芯認購證(16441),行使價41.88元,2021年6月到期,實際槓桿2倍。同時,也可留意中芯認購證(17846),行使價48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2.4倍。另外,高槓桿的選擇,可以留意中芯牛證(53166),收回價23.88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

恒指公司公佈將在7月27日推出恆指生科技指數,新經濟股表現反覆。騰訊(0700)低開跌至513元後倒升,如看好騰訊,可留意騰訊牛證(53759),收回價509.8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30倍。同時可留意騰訊牛證(53761),收回價505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23倍。如看淡騰訊,可留意新上市的騰訊熊證(56540),收回價530元,2021年1月到期。網易(9999)從高位167元回落至140元附近,如看好網易,可留意網易認購證(17112),行使價180元,2021年4月到期,實際槓桿4倍。

阿里(9988)旗下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今日宣布,啟動在香港主板和上海科創板同步上市。阿里股價由月頭的近月高位263.8元,下跌約9%至240元附近。如看好阿里,可留意阿里認購證(15504),行使價288.2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6倍。同時也可留意阿里牛證(52472),收回價227.88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15倍。如看淡阿里,可留意阿里熊證(55591),收回價255.08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13倍。另一電商股京東(9618)則由高位271.6元,回落至240元。如看好京東,可留意京東認購證(17348),行使價281.08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

中銀保監發出通知,容許部份險企提升權益類投資佔比上限,由30%升至35%,相信有助提升A股市場氣氛。平保(2318)股價升1.7%至86.05元。如看好平保,可留意平保認購證(29244),行使價88.88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10倍。另外,也可留意平保牛證(59153),收回價82.88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2倍。如看淡平保,可留意平保熊證(55577),收回價90.28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13倍。如看好國壽(2628),可留意國壽認購證(17015),行使價23.25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同時,也可留意國壽牛證(59122),收回價17.68元,今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8倍。

中證監發布通知,鼓勵行業機構依法實現市場化併購重組,券商股有資金流入。中信證券(6030)升7%,收市報18.7元。如看好中證,可留意中證認購證(16316),行使價25.08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4倍。海通證券(6837)跌3.4%,收市報8.04元。如看好海通,可留意海通認購證(16317),行使價9.48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4倍。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重要聲明

本資料由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持牌人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本公司」)發出,其內容僅供參考,惟不保證該等資料絕對正確,亦不對由於任何資料不準確或遺漏所引起之損失負上責任。本資料並不構成對任何投資買賣的要約,招攬或邀請,建議或推薦。認股證/牛熊證屬無抵押結構性產品,構成本公司( 作為發行人)而非其他人士的一般性無抵押合約責任,倘若本公司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分或全部應收款項。過往的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標。認股證/牛熊證價格可跌可升,並可在到期時或到期前會變成亳無價值,引致投資全盤損失。投資前,投資者應仔細參閱有關上市文件(及任何該檔之附錄)及有關補充上市文件所載認股證/牛熊證的詳情(包括風險因素),充份瞭解産品性質及風險,考慮投資是否適合閣下的個別情況,如有需要,應咨詢專業顧問。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為認股證/牛熊證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港交所唯一為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認股證/牛熊證提供買賣報價者。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