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6828.93 317.24
  • 國企指數 5954.62 123.36
  • 上證指數 3021.98 22.62

10月19日 11:25

瑞通:大市即市升幅擴大 投資者追恒指牛 內銀內險領市漲

美國九月零售銷售按月升1.9%,創3個月最大升幅,帶動美股升勢。道指上周五收報28606點,升112點(或0.3%),結束連續3日跌勢。恒指上周五收報24386點,升228點(或0.9%),全周累升1.1%。今早延續升勢,再升逾300點,重返24700點以上。恒指好倉(牛證及認購權證)上周五淨流出逾4000萬港元(下同),恒指淡倉(熊證及認沽權證)同日淨流入近5000萬元,反映投資者對港股後市偏淡。上周五恒指牛證街貨重貨區為收回價22800至22899點,而熊證街貨重貨區為收回價25000至25099點。

有傳螞蟻集團香港首次公開發行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並計劃今日尋求港交所的批准。而螞蟻擬將IPO估值目標由早前的2500億美元提高至2800億美元。另有券商上調阿里巴巴(09988)目標價,預計集團上季收入按年增長逾28%。阿里巴巴上周五以全日最高位294元收市,上漲3.2%,ATMX中表現最佳。其ADR上周五盤中折算曾升破300港元。阿里今早升逾1%,曾升至299.4元,再創歷史新高。分別有逾1100萬元和逾150萬元在上周五淨流出其好倉和淡倉。

小米(01810)上周五收升3.1%,報23.15元,盤中曾高見23.5元,全周計累漲逾一成。小米核心供應商大會上周五舉辦,多家小米合作夥伴展示最新技術和產品,深入探討合作。另小米董事長雷軍表示,冀小米用3至5年時間,做到在歐洲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第一。小米今早曾升逾3%,逼近24元,其後倒跌。上周五有約6.7億元北水淨買入小米。輪證資金流方面,逾100萬元淨流出好倉,淡倉同日則有逾350萬元淨流入。

內險股跟隨A股上漲,平保(02318)上周五升0.9%報83.45元,重返250天線和橫行區頂部,但單日升幅較同業落後。平保今早升約2%,重上85.9元,創約兩個月高。平保旗下陸金所早前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申請文件。上周五有逾100萬元淨流出其好倉,淡倉同日則有逾70萬元淨流入。

建行(00939)是上周五表現最佳藍籌,急漲5.7%,以全日最高位5.56元收市,創一個月高。以建行今月上旬一度低見的4.93元計,五個交易日累漲逾12%,先後收復10天、20天和50天線。市場憧憬內銀第三季業績改善,加上近日市傳人行減低內銀需向實體經濟讓利的幅度,刺激資金追入內銀。建行今早升逾2%,重越5.75元,升抵100天線。上周五有逾7.3億元北水淨買入建行。輪證資金流方面,分別有逾90萬元和逾240萬元淨流入好倉和淡倉。

瑞通相關認股證之選擇:
建行價外、中短期購(12659),行使價:6.78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10.5倍
小米輕微價外、中短期購(27277),行使價:25.9元,2021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4.4倍
小米輕微價外、中短期沽(26203),行使價:21.88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3.6倍
平保輕微價外、中短期購(29586),行使價:90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9.3倍
平保輕微價外、中短期沽(15053),行使價:72.8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10.8倍
阿里輕微價外、中短期購(26458),行使價:338.888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6.6倍
阿里輕微價外、中短期沽(28699),行使價:255.38元,2021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5.9倍
匯豐輕微價外、中短期購(27281),行使價:35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9.2倍
匯豐輕微價外、中短期沽(27276),行使價:28.98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4.7倍

瑞通相關牛熊證之選擇:
恒指牛證65464,收回價:24060點,槓桿比率:37.4倍
恒指熊證59526,收回價:25290點,槓桿比率:32.5倍
建行牛證59426,收回價:4.88元,槓桿比率:5.5倍
建行熊證59605,收回價:5.89元,槓桿比率:15.8倍
小米牛證65435,收回價:21.48元,槓桿比率:10.6倍
小米熊證64196,收回價:24.38元,槓桿比率:12.1倍
平保牛證53478,收回價:75.55元,槓桿比率:8.2倍
平保熊證53262,收回價:91.8元,槓桿比率:10.8倍
阿里牛證63384,收回價:285.38元,槓桿比率:18.4倍
阿里熊證54928,收回價:316.88元,槓桿比率:10.6倍
騰訊牛證60174,收回價:539.8元,槓桿比率:17.3倍
騰訊熊證53477,收回價:595.9元,槓桿比率:13.7倍

重要風險通知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
結構性產品之價格一般可急升亦可急跌,有可能損失結構性產品之全部或重大部分購買價,閣下對此應有所準備。
閣下投資前應了解產品風險,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建議。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