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6385.87 134.03
  • 國企指數 5803.86 54.17
  • 上證指數 3074.22 2.84

2月12日 14:20

瑞通:騰訊410元上徘徊 資金吸納淡倉 吉利九連升累漲近兩成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對美國經濟前景大致樂觀,但亦關注新型肺炎帶來潛在威脅。道指隔晚破頂後倒跌不足1點收市,報29276點。恒指昨最多升逾400點至27674點,逼近250天線(約27688點),收市報27583點,升342點(或1.2%),處50天線附近。今早繼續向上,曾升近160點,其後於27700點徘徊,並於250天線附近上落。恒指好倉(牛證及認購權證)昨淨流出逾7500萬港元(下同),恒指淡倉(熊證及認沽權證)同日淨流入逾1.1億元,反映投資者預期港股反彈過後將重拾跌勢。昨日恒指牛證街貨重貨區為收回價27000點,而熊證街貨重貨區為收回價27900至27999點。

騰訊(00700)昨撐起大市,盤中一度升至411元,收升2.1%報409元。股份近期維持強勢,續處各平均線之上,14日RSI處60以上的偏強水平,今早於410元關好淡爭持,上方阻力留意年內和52周高位413元。新一批獲批的國產遊戲版號包括騰訊的遊戲。另北水昨繼續追捧騰訊,淨流入近7.5億元。輪證資金流方面,昨分別有223萬元和553萬元淨流入其好倉和淡倉。

吉利(00175)公布正與富豪汽車研究業務合併重組的可能性,有券商指雖然目前未有細節及時間表,但相信此舉會帶來業務及財務上協同效應,預期市場反應正面。吉利昨日升幅最多擴大至11.5%,高見15.28元,最終收報14.48元,仍升5.6%,一舉升穿20天、100天及250天線,成交亦見急增。股份連升八日,期間累計升幅近兩成。吉利今早先跌番回升,截至早上10時,升幅接近2%,於14.7元之上。昨有逾410萬元淨流出其好倉,淡倉同日則有92萬元淨流入。

有券商料中央或快將放寬房地產政策,以緩解當地政府因疫情而造成的財政壓力,配合市場憧憬人行短期內或減息降準,帶動內房昨日集體向好。近期為買家推出置業保障優惠的融創(01918),昨一度升破43元,收升5.5%於42.75元,收復20天和50天線,今早曾再重上43元。昨有逾410萬元淨流出其好倉,淡倉同日則有25萬元淨流入。

小米10系列手機預期於明天發表,不過小米(01810)昨結束六日升勢,逆市由升轉跌近1.4%,收報12.78元,為全日低位。小米今早偏軟,於12.7元之上整固。昨有逾310萬元淨流入其好倉,淡倉同日則有逾210萬元淨流出。

瑞通相關認股證之選擇:
騰訊輕微價外、中短期購(20440),行使價:450元,2020年8月到期,實際槓桿:8.1倍
騰訊今日新上市、輕微價外、中短期沽(22039),行使價:365.85元,2020年6月到期,實際槓桿:8.7倍
吉利輕微價外、短期購(12501),行使價:16.5元,2020年5月到期,實際槓桿:7.3倍
吉利輕微價外、中短期購(21047),行使價:15.4元,2020年6月到期,實際槓桿:5.9倍
融創輕微價外、中短期購(14262),行使價:49.8元,2020年6月到期,實際槓桿:7.1倍
小米輕微價外、中短期購(21039),行使價:14.5元,2020年7月到期,實際槓桿:5.4倍
小米輕微價外、中短期沽(20463),行使價:11.5元,2020年8月到期,實際槓桿:4.5倍

瑞通相關牛熊證之選擇:
恒指牛證(62045),收回價:26710點,槓桿比率:28.6倍
恒指熊證(51386),收回價:28190點,槓桿比率:40.2倍
騰訊牛證(60891),收回價:388.1元,槓桿比率:14倍
騰訊熊證(67594),收回價:422.8元,槓桿比率:26.5倍
吉利熊證(50781),收回價:15.99元,槓桿比率:6.6倍
融創牛證(50461),收回價:36.4元,槓桿比率:5.2倍
小米牛證(60893),收回價:12.28元,槓桿比率:13倍
小米牛證(59588),收回價:11.68元,槓桿比率:7.8倍
小米熊證(51387),收回價:13.9元,槓桿比率:7.5倍
美團牛證(59153),收回價:94.7元,槓桿比率:9.4倍
美團熊證(51507),收回價:105.1元,槓桿比率:14.3倍
銀河牛證(60924),收回價:51.3元,槓桿比率:7.3倍
銀河熊證(51393),收回價:60.88元,槓桿比率:10.3倍

重要風險通知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
結構性產品之價格一般可急升亦可急跌,有可能損失結構性產品之全部或重大部分購買價,閣下對此應有所準備。
閣下投資前應了解產品風險,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建議。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