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7284.54 83.27
  • 國企指數 6120.37 20.15
  • 上證指數 3052.90 8.08

10月8日 10:40

瑞信:恒指再試低位後回穩 騰訊小米獲資金低吸

走勢分析
港股連跌4個交易日,恒指輕微低開後跌幅一度擴大,中段重返26500點以上,收市仍跌51點,暫守26500點關口。
恒指周五下試26300點水平,接近上月低位後跌幅收窄,但即市反彈動力較弱,且看A股復市後對大市的影響。向上觀望上試26800點的機會,倘再失26500點,支持下移至參考九月低位26219點水平。

策略概要
大市續跌,進一步跌穿牛證重貨區27500點水平,博反彈資金開倉續保守,午後資金見大市跌幅收窄
,反而增加淡倉部署,主要留意收回價在27500-27600點,現時最近價的熊證。

港股急跌下,倘投資者欲部署短期技術反映,宜選收回價於26000點以下的牛證,一旦大市失守26219點的近期低位,仍有空間考慮換馬或止蝕。

恒指牛證(58081),收回價25937點,行使價25787點,槓桿比率約35.72倍,兌換比率12000。
恒指牛證(58087),收回價25837點,行使價25687點,槓桿比率約31.63倍,兌換比率12000。
恒指熊證(62054),收回價27568點,行使價27718點,槓桿比率約22.83倍,兌換比率12000。
恒指熊證(63992),收回價27694點,行使價27844點,新上市,兌換比率13000。

小米連日創新低 低位終現陽燭

走勢分析
小米集團(01810)走勢繼續疲弱,股價連跌8個交易日,周五創出14元的歷史新低,及後跌幅略見收窄,收市仍跌逾1.5%。

小米跌穿16元後股急速回吐,連日創出歷史新低,而股份的14日RSI相對強弱指數已至27的超賣水平,
周五終現陽燭,如大市氣氛回穩,短線或可出現技術性反彈的機會,反彈阻力約15元。

策略概要
小米連日破底,吸引投資者繼續博反彈,但由於跌勢持續,好倉資金進一步由行使價約15元的認購證,此類證相對早前較活躍,行使價約16元的認購證,時間值損耗較少。

小米淡倉在周中見資金流入,但周五未見太多資金新增追沽,看淡不妨待股價出現技術反彈後,再選擇貼價認沽證部署。

小米認購證(27099),行使價14.9元,19年01月到期,實際槓桿約6.87倍。
小米認沽證(27100),行使價13.98元,19年02月到期,實際槓桿約2.51倍。

騰訊跌近300元關口見博反彈部署

走勢分析
儘管騰訊(00700)連日進行回購,但股價尚未擺脫一浪低於一浪的走勢。股份周五早段跌逾1%,低見302.4元,創52周低,收市跌幅收窄,低位現十字星。

騰訊股價跌近300元關口後,低位現十字星形態。如大市回穩或可觀望出現技術反彈的機會,向上目標留意315元,300元關口不宜失守。

策略概要
騰訊回落至近300元關口後,資金博短期反彈有所增加,但好倉資金亦見由行使價約360元的認購證,向下換馬至價外幅度較低、行使價在330-340元的產品。

早前較多投資者留意、行使價在300元的騰訊認沽證,投資者亦逐步獲利或繼續換馬至行使價在290元附近的認沽證。

騰訊認購證(28098),行使價340.68元,18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約12.02倍。
騰訊認沽證(28504),行使價289.89元,19年03月到期,實際槓桿約6.15倍。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

《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

免責聲明:筆者為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的代表 ,並身為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任何財務權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要約、建議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買賣或認購任何證券。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或會蒙受全盤損失。本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有關恒生指數或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免責聲明,請參閱上市文件。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前,投資者應瞭解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文件。瑞信之聯屬公司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本文任何內容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並無聲明任何投資或策略適合或符合閣下的個別情況。結構性產品交投量並不是結構性產品表現的指標,投資者不應僅依賴交投量歷史高位數據以釐定結構性產品日後的表現。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